第一卷 第54章 呵~这妮子,还挺傲!
簡繁轉換

第一卷第54章呵~这妮子,还挺傲!(第1/2页)

“哼哼,这是自然,奴自幼饱读诗书,虽谈不上有多少才智,但这点小事情,还是能看出来的。”

杨玉环娇憨地哼哼一声,颇有些傲娇的将李琚的夸赞照单全收。

顺便还不忘自吹自擂了一波。

而李琚听见杨玉环此言,则是懵了一下,随即便有些啼笑皆非。

这妮子,还挺傲。

但转念一想,若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玉环,连这点傲气都没有,只怕也就不配让李隆基举泰半国力,将她捧上神台高高供养了。

他其实该庆幸,庆幸杨玉环现在还未被李隆基丢进奢靡的大染缸,庆幸她还在还向往着美好的爱情。

也该庆幸,杨玉环最终选择了他,宁愿放弃洛阳优渥的生活,放弃李琩那等外人眼中的最优选择,陪着他同甘共苦。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他的表情柔和下来,忍不住伸手揉了揉杨玉环的小脑瓜子,温声道:“夫人自然是顶顶聪明的人,是为夫狭隘了。”

十七八岁的杨玉环,确实很容易满足。

只不过是听见李琚的一句夸奖,她原本傲娇的小脸上便扬起灿烂的笑容,眸子弯成月牙,却比月牙更璀璨。

迎上杨玉环灿烂的笑容,李琚更是心软得一塌糊涂。

他心里暗暗坚定起来,柔声道:“玉环,你给我点时间,我发誓,咱们的狼狈都只是暂时的,待来日咱们重回长安与洛阳,为夫定为你补办一个天地间最盛大的婚礼。”

听见这话,杨玉环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骂道:“呆子。”

“嗯?”

李琚一愣,不明白杨玉环干嘛突然骂他,难道是他的承诺不够有力吗,还是说他的表白不够深情?

但还不等他想明白,马车里便传出一声嘟囔。

“奴要是图盛大的婚礼,还跟着你去西域干嘛,直接嫁给寿王殿下岂不是更容易得到?”

李琚又是一愣,紧接着,嘴角便不受控制地勾起了一抹弧度。

这个盛唐,的确是有些差强人意。

但有她在身边,一切的缺憾,便都成了可以弥补的裂缝。

也罢,就让他来补足这些缺憾,让这个差强人意的大唐,成为真正可以承载她心中希望的盛唐吧!

刹那间,李琚心中生出一股冲天豪情。

都道是时势造英雄,他非要试一试,英雄能否反时势?

只不过,他的冲天豪情也没能持续多久,便被一脸谄媚的边令诚凑上来打断。

“殿下,奴婢点完了,咱们可以出发了!”

李琚回神,顿时有些不爽地瞪了边令诚一眼。

边令诚被他瞪得莫名其妙,但看在两万贯的份上,还是试探道:“那要不然,今日就在此地扎营歇息?”

李琚回敬了他一个白眼,没好气道:“这才几个点啊,扎个屁的营,传令下去,继续赶路,去前面的新安驿歇脚。”

“奴婢遵命!”

李琚的语气实在称不上和善,但边令诚还是果断领命,再不负先前半点自负,可谓是完美诠释了一番什么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

甚至看着边令诚恭敬的样子,李琚都不是很想对付他了。

毕竟,这种用钱就能搞定的眼睛,实属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4章呵~这妮子,还挺傲!(第2/2页)

万一搞了他,李隆基又派个更难对付的人过来,就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还是再看看吧。

李琚心里盘算着,翻身上了李隆基送他的汗血宝马,簇拥在杨玉环和红袖的马车旁。

“笃笃笃~”

队伍继续上路,日头逐渐西斜,将官道旁淙淙的洛水染成烫金色。

五月,正是夏收农忙时节,官道两岸的农田里的麦子,与夕阳一个颜色。

随着天色渐晚,道路上的游人开始寻找落脚之地。

但农田之中忙碌的百姓,却还不能归家。

他们必须趁着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尽可能的争分夺秒的做更多的事情,干更多的活。

不是什么别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活干不够,要饿肚子。

李琚骑在马上,静静的望着这一幕,这所谓的开元盛世,最真实的一幕。

同样,马车里的杨玉环与红袖也探出头,各自用双手撑着自己的小脑袋,眼珠四处乱瞟。

终于,天色彻底黑了下来,李琚所率的队伍也来到了今日之行的终点——新安驿。

大唐官道四通八达,每条官道上,只需间隔三十里,便设有专门的官驿。

这些官驿在战时,是传递情报最重要的中转站与补给站。

而在寻常时节,除了接待赶路的官方人员之外,同时也接待过路的商队与百姓。

众人在新安驿歇息了一夜,这一夜很平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次日一早,队伍便再次踏上征途。

按照每日行路六十里的速度,不过第五日,一条自北方奔涌而下的大河,与西来的淙淙渭水交汇之地便映入众人眼帘。

而在大河与渭水交汇之处,更有一座雄关矗立。

潼关,到了!

李琚纵马驻足,望着眼前这座由内而外透露着古朴与厚重,关墙之上,更是布满了刀劈斧凿的岁月痕迹的关外,不禁喟然暗叹口气。

潼关,乃关中东大门,与北面的萧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合成四关。

而关中的称谓,也正是由此四关而来。

只不过,相比其他三关,潼关在有唐一朝,还独独有一个生死关的称谓。

所谓生死关,即唐此次关兴,亦以此关衰。

大业十四年,太宗皇帝李世民率兵攻下潼关,由此拉开大唐一百四十年盛世的序幕。

此为兴。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与封常清为边令诚冤杀于潼关城头。

天宝十五年,哥舒翰被杨国忠所逼,匆忙率二十万大军东出潼关,最终兵败被俘身死。

大唐也因最后的二十万精锐败亡,陷入了长达一百四十年的屈辱。

此为衰!

煌煌大唐,曾留下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煌煌之诗。

最终却落得个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半壁江山被打成一片废墟,还需献城于回纥蛮人,方能彻底平定叛乱的结局。

如此下场,可谓惨烈,但更可谓耻辱!

“简直是,奇耻大辱!!!”

李琚勒马,万般思量过后,再按捺不住,指着潼关破口大骂,胸腔不断起伏。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