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 第 223 章
簡繁轉換

第223章·第223章

【正经论坛】

#今天刚学昭朝历史,好有意思#

1L(楼主)

昭高祖的功绩,太有传奇色彩了。

造反不罕见,年幼不罕见,可十二岁开始造反,还当上反贼头子这事就很罕见了。

而且“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评语真的很准确。大贤良师张角身死,黄巾之乱被平定之后,就连当时的皇帝汉灵帝都以为没事了。满朝文武更是没有一人把当时号称太平神女的昭明帝放在眼中,甚至为了安抚昭明帝还给了封了官职。

谁能想到陈昭还能再次发家啊?

神女和帝王一体,简直是传奇剧本。顺便问问,现在还有太平道吗?据说昭明帝喜欢寻仙山,为何对秦皇汉武求仙就是反对,对昭明帝就是赞扬?

2L(历史系在读)

首先,矫正一个楼主的错误,当时的东汉朝廷给昭明帝青州牧的职位并不只是不在意她,而是因为当时的朝廷根本管不了青州。张角虽然死了,可黄巾军并未立刻消失,尤其是在冀青徐兖四州,更是十分猖獗。小提示,曹操刘备都是剿灭黄巾贼发家的,孙家三兄妹的父亲孙坚也是那时候发家。

所以不仅仅是朝廷看不上陈昭,更是因为朝廷无力平叛,加上新旧帝王交接,只能将陈昭封为青州牧。对黑山军的张燕也是这个策略,镇压不了,那就只能封赏,起码名义上没有“叛军”了嘛。

不过当时也的确没人觉得昭明帝会是最后赢家,那时候天下人都更看好四世三公出身的世家子袁绍。

谁知道袁绍最后的成就会是“开创火化尸骨第一人”呢,狗头,这可是大大削弱了之后的瘟疫传播。

3L(苦逼学生)

太平道(有气无力)……

呵呵,翻开课本一瞧,密密麻麻的不都是太平道?这太平道可太科学了。尤其是初中物理,陈昭、诸葛亮和黄月英承包了三年的课本。

4L(刷视频党)

第二个问题,因为昭明帝真的找到了“仙山”。所以现在也议论纷纷,王莽和陈昭到底是不是穿越者这事。

5L(航海史爱好者)

一开始都说昭明帝送人出海寻找仙山是为了排除异己,直到有人活着回来,还带来了非洲和南方群岛的消息。过了几年造船技术进步之后,孙尚香和陈群带领船队出海又陆续发现了澳洲、美洲……这些在课本上都有,楼主还没上初中吧?

6L(楼主)

别念了别念了,楼主这就去学习了。迅速溜走jpg

7L(乐子人)

小孩走了,咱们去隔壁聊点大人的话题?

【不正经论坛】

#想吃一点汉末昭初的野史,要够野(狗头)#

1L(楼主)

据野史记载,陈昭其实沉迷美色,白日在朝堂上是明君,晚上就和一干貌美臣子大被同眠,十分荒唐!

这是真“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里度**”,太健康了。健康的就像一碗米饭,人人都吃一口,但是吃饭也不能只吃米饭嘛。

11L

反正都是野史了,干嘛只磕一个,咱们阿昭身边有的是美人,来点那种文学!

12L

荀彧荀攸叔侄共从一君。

据野史记载,荀彧喜好熏香。各路诸侯讨董之时,陈昭远远就闻到了荀彧身上的香气,当即就决定要将这位香喷喷的美人强抢入昭明军。

荀彧本以为将自己的侄子荀攸引荐给陈昭,便能保住自己。谁知咱们昭明帝黄巾出身,一身草莽气,叔叔和侄子她都要!

当然,最终荀彧也被昭明帝人格魅力打动,半推半就从了昭明帝……嘿嘿。当然,我说的是叔侄同朝为官啦。

13L

那我们大小吕将军还是上阵父女兵呢!懂不懂什么叫做“亲手养大的将军”的含金量?吕玲绮可是昭明帝一手养大的大将军。

而且史书记载,吕玲绮身高九尺,昭明帝身高七尺五。

【定北侯性豪迈,尝与帝戏于堂。帝为其所冲,身形踉跄,犹抚其肩笑曰:“汝今壮矣,可为我分忧。”】

真养成文学不好磕嘛?

至于吕布……嗯,养不熟的猛虎唯一得善终的主人,怎么不算一种忠诚呢?(狗头)

14L

那就不得不提我们孙家三兄妹了,从哥到妹,全都是养成文学。

俗话说“雪中送炭,以身相许”,昭明帝给孙家兄妹借兵报父仇,怎么不算一种昭侯救美呢。

孙尚香更是直言从小就崇拜昭侯,长大后更是领兵出海为大昭开辟海疆,这才是真·崇拜你就要奔向你吧。

15L

那我们大小乔姐妹也不甘示弱,虽说是年纪小,到了昭明朝中期才挤到帝王身边吧,但是架不住咱们阿昭就是喜欢美人啊。

哦,还有甄宓,咱们阿昭的拟旨郎中,嘿嘿温柔端庄大美人。

都是阿昭的心腹臣子!

16L

美人难道能放过我们诸葛亮和周瑜?这可是最强大脑!而且阿昭和亮儿嘴都很坏,阿昭和周瑜还都喜好音律!

诸葛亮骂死王朗,阿昭在某人野史中“讥讽贤才,贤才惧不敢言”,怎么不算一种君臣双向奔赴?

至于我们周郎,史书记载:“帝善音律,尤工吹笛。每奏清商,周瑜辄频频回首。帝察其意,笑谓左右曰:‘公瑾与朕皆好音律。’遂引为知音,瑜感动垂泪。”

哦,不能因为诸葛瑾存在感弱就忽略人家,我们亮儿也是兄弟同朝为官呢。

17L

为什么不带我们贾文和玩?

18L

或许是因为其他人史书上都记载了好看,但是咱们文和只有一句“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吧。

19L

分明咱们文和还有一句“与帝情好日密”,就在擒

拿袁绍的时候!(疯狂翻书)

不要放弃我们阴湿毒士啊,我们文和也是阿昭的心腹谋士。反贼毒士的反派组才是最强事业君臣组。

史书记载阿昭送给贾诩的玉佩都是最大的一块!所以,某些人的野史说阿昭好美色,这都是泼脏水,我们阿昭明明只重才德。

20L

据野史记载,昭明帝重视贾诩这等满肚子毒水的谋士,恰恰佐证了她“不重贤才”。

21L

(滑稽)这个野史又是谁写的呢,真是猜不着呢。是吧,某个官职一直升升降降的祢某。

22L

祢衡那些野史就没一个真字,他还说昭明帝音律极其难听、盗世欺名呢。

想一想也不可能,蔡琰可是音乐史上留名千古的大家,她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昭明帝音律给她很大启发,才促使她写出那本《音德》。

还有周瑜,这可是出了名的擅长音律。不也留下了“帝奏清商之曲,瑜辄俯首掩面,不敢谛听。帝问之,瑜曰‘难寻错音’”的史书记载。

曹操,当了半辈子征西将军,年老后返家养老,建安文学带头人,又爱作诗赋又爱亲自奏乐,咱们现在还得背他写的诗。他听过昭明帝吹笛之后,不也说“世间难寻此音”。

可惜乐声流传不下来,咱们也没有荣幸听一听昭明帝冠绝天下的音律了。

23L

幸好没流传下来。那本涵盖百家的《太平要术》已经够我学的了……

众人: 1!

【作者有话说】

第224章·第224章x\hw\x6\.c\om(xh/wx/6.看)

[三国]我,呼风唤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