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格局被打开了
簡繁轉換

饭后。

杨学斌打开两个大行李袋,里面除了他换洗的衣物和几本书外,其他都是给家里带的礼物,其中衣服就有二十多件,还有十几双鞋,以及各种零食丶发卡之类。

「爹,这是给你买的衣服,还有五条烟。」

「娘,这是给你买的。」

「慧兰,这些是你的。」

「这些零食,你们拿去分了。」

……

最后,杨学斌拆开防震棉,露出一台崭新的液晶电视。

四弟杨学浩好奇道:「大哥,这是什麽?」

杨学斌微笑道:「这个啊,液晶电视,是彩色的。」

「嘶嘶!彩色电视!」

弟弟妹妹们惊呼,两眼放光。

他们全村连一台黑白电视都没有,也就村委会才有一台。

至于彩色电视,更只是听说过。

据说一台就要上千块钱,哪怕县城里都没有几家有的。

杨母肉疼道:「仔仔,这什麽液电视,很贵吧?」

杨学斌笑道:「不贵,这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我是技术员,因为做出过重大贡献,这是厂里去年过年奖励给我的。」

杨父幽幽道:「中看不中用,咱们村一年到头,也难得几天有电。」

杨学斌闻言,笑容瞬间凝固了。

…………

接下来的生活很悠闲,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

但也就六点左右。

没办法,没有电,又缺少娱乐,每天**点就睡了。

不过饶是如此,他也是家里起床最晚的。

哪怕是最小的妹妹杨慧玲,也早就帮着八岁的姐姐杨慧珍做家务,扫地丶抹桌椅丶烧火丶喂猪等等,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至于父母他们,都去田里忙去了。

吃过早饭后,杨学斌或是拿着鱼竿去河边钓鱼,或是去田间走走。

以前没感觉,现在忽然发现农民真辛苦。

因为没有抽水机,对于地势较高的田地,大家都是一桶桶地挑水灌溉。

在太阳光芒下,他们黝黑的皮肤就像是抹上了一层猪油。

因为没有农药,田间的杂草只能用手去拔。

他看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艰难地弯腰,脸色已经涨红,可依旧没有直起身来休息。

他问了旁人,知道对方已经怀孕八个月。

实际上像她这样的并非个例,甚至连在田间产子的都有。

一年到头,所有人的精力都耗费在田间。

可亩产,却只有三百斤左右。

可就是这麽可怜的亩产,绝大部分还要上缴,每年忙碌下来也就是饿不死而已。

农民真苦!

杨学斌也想下田帮忙,可杨父杨母死活不让。

在他们眼中,大儿子可是知识分子,双手是用来研究技术的,怎麽能够下田。

再说了,他们家也不缺杨学斌这一个月的公分。

杨学斌也只能作罢。

不过他也找到了接下来的目标,那就是发展农业。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化学。

按传统的想法,发展农业肯定是要发展杂交水稻,以及化肥丶农药丶农用机械等相关产业,如此才能够大幅度提升亩产量。

可在现实世界,即便是亩产超过了两千斤又如何?

扣除化肥丶农药丶机械等费用,每亩地也就挣个千来块钱而已。

农民依旧是是社会的最底层。

这不是他想要的。

化肥丶农药丶农用机械等还好说,一两年就可以出成果。

但要完全推广,至少得十年的时间。

至于杂交水稻。

哪怕他懂技术,也需要时间去验证和堆积,更何况他还要从头开始。

于是,杨学斌想到了人工合成淀粉。

在接手家里工厂之前,他看到过一篇轰动性的新闻,那就是东大有科研团队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全流程。

当初大家还在网上开玩笑说,原来喝西北风真可以吃饱。

为此,他还专门去了解过这个过程。

按科研团队的介绍,这种合成速率是玉米的8.5倍。

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就相当于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

这就很恐怖了。

如果建成百万立方大小的生物反应器,那年产量就相当于五百万亩玉米地的淀粉产量,而豫章省的可耕作面积也才四千万亩左右而已。

百万立方米的生物反应器听上去很大,但实际上也就是长宽高各一百米而已。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理论计算,但也足以体现人工合成淀粉的无限前途,。

别说东大的口粮了,全球温饱都能轻松解决。

不过工业淀粉的口感,肯定没办法跟自然淀粉相比的。

但架不住它便宜啊。

是选择挨饿,甚至是饿死,还是选择牺牲口感吃饱?

只要不傻,就没有人会选前者。

再者说了,口感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解决的。

比如说加糖丶加盐丶油炸之类的。

对于国人而言,只要料加得猛,拖鞋都能炒成一道美味。

相比于廉价的工业淀粉,农民种出来的纯天然的水稻和玉米,将来自然可以卖出高价,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至少不会比外出务工差。

或许将来,自家能够拥有几亩地种粮食蔬菜,将会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他记得原着中,在危机纪元,为了应对三体文明将来的威胁,各国疯狂发展工业,导致环境被大破坏,粮食大规模减产。

再加上因为动乱而死的,全球人口直接从83亿减到了35亿。

这段时间被称为『大低谷』。

如果有工业淀粉,至少不会饿死人。

国外他可以不管,但东大人民,他怎麽可能忍心见到。

既然可以以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那麽合成糖丶酒精,甚至是燃油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本质上都是将电能转化为生物能。

一下子,杨学斌就感觉格局被打开了。

东大是贫油国,如果能够合成燃油,将来也就不用担心被老美威胁航路了,而且每年也能节省下两三万亿的资金,用以其他方面的发展。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可能被凭空创造,也不可能无故消失。

想要完成这些设想,就需要海量的电力。

电从哪来?

杨学斌想过可控核聚变,这个理论其实很简单,但以东大目前的科技水平,哪怕他亲自带队,没有个三十年也休想搞定。

核电站也不行,一来受限于技术水平,二来潜在风险太大。

剩下的就是火电丶水电,以绿色能源太阳能丶风能丶潮汐能丶地热能之类的。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