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七十七章[VIP]
天驷监的收尾工作并没有持续太久,而在百姓们还陆陆续续地过来问问自家牲口下落时,童贯已经渡过黄河,向着河北出发了。
灵应军寻来了据说是漕运的船,特意将他那架马车也送上船,这样一来,这位老人就不用担心渡河之后旅行太过劳顿了。
他那架马车,实在是集大宋工匠最巧妙的匠心,最精细的做工,最奢华的材料造成,光看外表已经极其奢华,木料刷过漆,又要镶嵌玳瑁珊瑚,又以明珠点缀,一眼看过去就不像是地上凡人的马车,倒像是东海龙王的座驾。
只要是见了那车的,无不赞叹,都说这才是童郡王的威风!官家以下,就是亲王也要避他一头啊!
那里面究竟有多精美,多舒适,远远看一眼的小官小吏根本想都不敢想,只能听一听说书人的杜撰。
外面下起雾蒙蒙的秋雨,一点两点打在车顶上,有秋风好奇地想要沿着车帘向里瞧一瞧,却一眼也瞥不进。
风雨都进不来马车里,童贯就得以倚在他顶顶舒适的榻上,身上盖着的被子还是工匠新做的,还熏了原来的香,头顶的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照得车内的一切都和以往没有一点儿不同。
可他什么头衔都没了,太师、太尉、宣抚使、郡王,那些官职一股脑儿地被官家撕了个粉碎,他甚至连宫里的内官都不是了,纯纯就一条苟延残喘的老阉狗。
所以他不能掀起帘子。
因为就连他最后的那支卫队都已经被灵应军带走了。
那个冒死跑去帝姬处谈判的养子童守志就坐在他脚下,仔细地看了一会儿他的面色,说:“阿翁可是有些口渴?”
他只要微微点头,不消一会儿的功夫,那个养子就手脚麻利地将煲好的一盏茶送进他手中。
他是彻底的无权无势了,他依在车内的榻上,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任由外面秋风秋雨呼啸,慢慢地喝着今岁东南新进贡过来的建茶。
童守志接过喝得干净的茶盏,一边收拾,一边说:“阿翁为国奔波这么久,而今在帝姬麾下,阿翁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了。”
“帝姬是重情义的人,咱们都算是有个着落了,”童贯说,“我只是挂念太上皇。”
童守志那张黝黑的脸上就露出一丝冷峻的蔑视。
但他什么都没说出口。
他没话可说,说出口,童贯也没话可应,甚至这一声“太上皇”飘出马车,传到河北任何一个角落里,得到的都只有秋风萧瑟。
童贯还有帝姬可以投奔,还有这架马车可以遮风避雨,太上皇却已经将自己的路走尽了。
捷胜军也早就将他们的老主人忘了。
他们现在全心全意盯着的,是这个神秘的新上司。
新上司是帝姬从寒门中提拔出来的,村汉一条,却读过书,识得字,能征善战,很受帝姬的器重,听说赏赐没停过,提拔也没断过,人家
吃这馒头的!”有人就赶紧附和,“只要捱过这几日,咱们必有酒肉吃!”
他们一边说,一边抻长了脖子去追随那个青年将军的身影,像是要从他身上找出被他深藏起来的金山银山,还有那些香喷喷的酒肉。
完颜宗弼走进中军帐时,他家阿兄也正在吃饭。
也是菜粥,但没有酸馅馒头,他们女真人厨艺差,除了菜粥外就是掰一块簌簌掉渣的麦饼,作战部队有额外伙食,但现在他们在赶路,那就只有菜粥和麦饼。
完颜宗望就在吃这东西,慢吞吞地吃,像是在吃他府上厨子那些精美绝伦的素斋一般。
眼下见到弟弟走进来,完颜宗望就放下筷子,“你可用过饭食了?”
“行军不顺,”完颜宗弼说,“没心思吃饭。”
完颜宗望微微一笑,“哪里不顺遂了?”
他弟弟那张年轻的脸上就满是气愤,“我恨不得披挂上阵,亲自去拆了那些土寨!”
“那也算是公主给你的小小考验。”他哥轻飘飘地说。
“她心思这样深沉!当初不曾嫁给合剌,真是合剌的福气!”完颜宗弼骂了一句之后就说:“二哥哥,让我带一队兵马,去拆了那土寨吧。”
“它修在山上,不碍着你事,”完颜宗望又拿起筷子,继续吃自己那碗饭,“你怎的看它这样不顺眼。”
“它在庆都山上,”完颜宗弼说,“此时不碍事,将来咱们运粮,它必下山拦我!”
完颜宗望就叹了一口气。
“你带多少人去?发多少赏?”
灵鹿公主修了不少坞堡,斥候在三军发动之前,撒开缰绳在河北前线跑了好几遍。除却那些很快被拔除的,修在平原官道附近的,只能恶心恶心前军的坞堡之外,她还修了一些在离官道很远的地方——比如说湖边、泽地、山坡上。
完颜宗弼非常憎恶的那座坞堡“庆都寨”,就修在了离官道三五十里远的庆都山上——山不高,只有几十丈,山势也不陡峭,有平坦上山的土坡,因而一般人看来,敢把坞堡修在这么个地方,多少是有点马谡的毛病。
但“庆都寨”还有个杀手锏:人家山顶有山泉!
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剩下的事就好办了,比如说人家居高临下,你敢进攻,人家不仅万箭齐发,还能滚石头看看砸死哪个倒霉蛋;比如说人家可以在平坦的土坡上挖点沟啊,修点防御工事啊;再比如人家还将山顶的活水蓄起来,你不知道人家有啥用,但说不准啥时候可能就要放水冲你一下,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以金军的勇猛,只要大军冲上去,直接就能给山头踏平了,就像当初完颜粘罕领着女真人向山坡上一排又一排的辽军冲锋一样。
问题是完颜粘罕冲锋,人家能获得一只大辽皇帝,你冲锋一个坞堡,你能获得什么呢?你总不能让女真人扛着门板回去吧?人家可不是十几年前的穷鬼了!这点战利品寒碜谁呢!
非常恶心的问题,给完颜宗弼恶心在那了。
完颜宗望
谁也不知道他发了什么疯,突然就跑到玉皇观里修起仙了。
可梁师成在三清像前是跪足了时间的,不仅跪,还念念有词,背诵了一章又一章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太专业了。
终于梁仙师做完了功课,拿起香案上的小铜槌,轻轻地敲了敲,两条腿一使劲——那张白净秀雅的脸上就显现出了一丝羞赧。
一旁的小道长还在那傻愣愣地看,内侍可是乖觉多了,赶紧上前扶他起来。
“仙师这样辛苦,上天全都能看见,”内侍噙着眼泪说道,“歇一歇吧?”
梁仙师虚弱地摇了摇头,“扶我去德音族姬面前……”
这下连内侍都露出了一个莫可名状的神情。
七月里,大金发檄文的事瞒得住汴京城的百姓,却瞒不住在汴京手眼通天的梁师成,他知道了金人又要分两路南下,就很慌。
石岭关外的金军调动他看不见,可宋军看得见,也会报回给他,他就写了信,送进京里去——他可不是朝真帝姬那个被官家厌弃的,是他保着官家上位的,官家待他有情,他现在怕了,要回汴京,官家一定会保他回去呀!
他写了一封深情款款的奏表回去,官家回了他一封更加情深义重的亲笔信。
官家说:现在正是水火之时,朕能相信谁?朕只能相信潜邸的老臣,梁卿呀,你就是朕所信任的人!只要想到你守在太原,朕夜里就能安寝了,朕的这份信任,你知道它的分量吗?
梁师成捧着回信,感动得呜呜直哭,将官家的亲笔信吩咐人裱起来之后,又赶紧写了第二封信:官家既然信任奴婢,奴婢就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要守住太原,奴婢什么都不怕啦!但是陛下呀,陛下能不能送个十几二十万的援军给奴婢?太原守军本来就不多,这大半年里因为军粮不足,又遣散回陕西不少,陛下只要给钱给粮,奴婢一定能守住太原呀!
要说大宋在马政上一直是拉胯的,不知道好马都哪去了,但梁师成是下了血本的,将自己最好的一匹千里马给了使者,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快些送奏表回去——晚了就迟了!金人就打过来了!
过了几日,就在梁太尉站在太原城头,日也盼来夜也盼的时候,回信终于到了。
这次官家就不回亲笔信了,回信的是耿南仲,信里温和地安慰了他几句后,笔锋一转,严厉地批评了朝中某些大臣的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倾向,就好像没有粮没有兵就不能打仗了似的,这些烂人,该杀!当然,梁太尉是官家所信任的老臣,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对不对?
梁师成看完信,最后咬着牙问了使者一句:“他们真没别的话给你了?”
这个心腹宦官就低着头,揉了揉眼睛,“二五哥哥求太尉别怪官家,这都是太上皇和童贯老贼的错,现在十几万西军都被打发回了家,漕运也被断了,咱们想征兵运粮,也没处下手呀!”
梁师成的脸色就一片惨白,一把捉着他这心腹的手,勉强问道,“帝姬如何?”
“她?”心腹说,“她在河北,据说吃了几月的树皮,竟然带着那些流民,将金人都赶出了河北,大金国主因此震怒,才兴兵问罪!”
这话是很讨巧的,但梁师成却不是那么自大的人,也没有顺着他递过来的台阶怒骂帝姬,获得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他是已经离不了太原了,他身边也再没有一位公主递他绳子,只要他乖乖蹲在城中当狗,就替他扛下金人的风雨。
张孝纯和王禀都是忠贞能干的人,可太原也就这么点兵,这么点人,还要他当那个背锅的——他背不动呀!
就在这封回信进了太原城后第二天,梁师成就住进了玉皇观。
他也去德音族姬面前烧香祷告了。
帝姬是个有神异的,小小年纪,像是将一切都算尽了,练灵应军,来河东搞罗天大醮,而后回汴京,又去了河北,竟真将金人挡在了拒马河边——想一想,多么神异?可当年梁师成又不是没见过她,她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罢了,就算她出生时有什么异象,这十几年里后宫那么些多才多艺的帝姬,艮岳那么多鹤发童颜的仙人,哪边看都显不出她呀!
他陷入到自己的沉思之中,最后觉得,还是从官家赏了德音族姬与她同行后,她才开始神异的!
要不怎么帝姬走哪都带着它呢!要不是被逼回汴京和亲走得匆忙,她肯定也带着它!
梁师成就开始一天三遍地烧香祷告,求三清,也求德音族姬,求金人别南下,南下也两路并作一路,一起去打帝姬,别来打他的太原!无量万寿帝君,别看他这祝祷荒谬,可比起给朝廷上奏表求援军,他烧香祷告写符还更靠谱点儿呢!
他就这么每天对着德音族姬念念叨叨,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到了八月里,完颜宗望那边开始派前军拔除坞堡,完颜粘罕这边也逐渐将几丈高的云梯车立起来时,一个小内侍悄悄跑过来同他说:
“军中真有个神人!”
这人是尤卫军里的小卒,因为众所周知宣抚司的兵是童贯养起来的,梁师成来河东时就带了些尤卫军来太原,人数不多,这人在其中也不显眼。
但近日里就很不一样了,他对自己的同袍说,他原本是个世外修道之人,身怀法术,不欲显露人前,只是金寇当头,为了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他少不得也要施一番法术,好叫金狗知道他们道家真法的厉害。
凡夫俗子听了这话,只觉得是吹牛打屁的高手,但梁师成不是个俗人,他听了这话,好似黑夜里见到了一盏明灯,久旱时遇到了甘露,他惶惶然对着德音族姬祷告了这么久,凭他心这样诚,三十三天之上的道君们怎么不得派个仙君真人下来,替他排忧解难呢?
这一日梁师成是很郑重地给自己收拾过一番,挑剔又期待地坐在殿中,正见到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穿步卒戎服,昂首阔步,须髯郁然,面红有光,站在下首处行了一礼,声音郎朗如金石:
“无量万寿帝君,小道郭京稽首了。”
第234章第七十八章[VIP]\x\h\w\x\6\.c\o\m(x/h/w/x/6/点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