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 章 第九章
簡繁轉換

第410章第九章

郭京这个人在京城里是有点小名气的。

他原本从太原溜回来,用了办法让自己脱了役,他手头有很多金银,即使是在汴京也能过得很不错。

可完颜粘罕来了,一切就变了个模样。

大家人心惶惶的,不管是佛寺还是道观都变得特别火,甚至还有一些不知什么来路的神明,一起都被摆上桌郑重地供奉起来。

人之常情,别说禁军看着不像靠得住的样子,就算靠得住也不耽误大家求神拜佛。

因此整个汴京香火含量超标,有几日旺盛得叫城外的金人看到了还要问一句:“哪路友军攻进去了?点起这样的大火?!”

再这样的前提下,郭京就自然变成了暗夜里的萤火虫,不仅是在街坊邻居里出名,在禁军里出名,还有些朝廷里的大臣也听说过他的名字。

赵构就听说过,可他听过了也就过了,没想要用这家伙做成什么事,毕竟是少年赵构,他要成事不靠神神鬼鬼,他自己努力。

郓王就不一样了。

郓王虽说是个士大夫,可也有一颗想求神佛庇佑的心,他尤其比赵构想得多。

“呦呦一路能到如此地步,难道真有神佛庇佑?”

“真神假神还不知呀!”有人在他耳边小声嘀咕,“若是真神,就该庇护天子,岂能应在她一个小女娘身上?”

这话在理,郓王就觉得,不能轻视这场政变中的超自然因素。

郭京自然就被翻出来了。

还有点懵。

京城里流传着郓王的那点事,可都是捕风捉影,而郓王也很有本事,他再找些人在京城里宣扬一番别的流言,自然就盖过自己的流言。

这些流言每一个都比郓王要篡位听起来可信,包括但不限于完颜宗望是叫雷劈死的,皇帝是叫人害死的,公主自然不是坏人啦,她只是情郎多了一些,其中有高大帅气的也有如玉君子的,她还养下了私孩子!

好几个私孩子!

一胎怎么也得四个?!四个不多!八个吧?!潘楼东街巷老谁家那小谁,之前去河东亲眼见过的!八个孩子,抱着她的大腿叫妈!

要说郓王自认为可以争一争大位,百姓们不了解,说不出些什么,可聊一聊公主的情郎,大家都能插一句嘴。

这种情况下,郭京的警惕性就被麻痹了。

不过郓王还是有警惕性的,万一这是个骗子怎么办?

因此有人将他请到了郓王府,听郓王讲一讲要求后,郭京又被考校了一下学识和道法。

郭京就微笑道,“殿下岂不知梁师成么?他受困于太原,还是我施法解救,叫金军自相攻杀,才解了太原之围。”

他一边这样说,一边从袖中取出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梁师成起请罗天诸神的亲笔文书,另一样是梁师成赠与他的玉制摆件,玉质明净,颇为出色。

这摆件当初

言万语。

郭京仙师!灵!

谁见过这么大的雨!谁见过拉着灵柩回来时下这么大的雨,不吉!大不吉!这是上天警示,有人无德呀!

要说谶纬这东西在宋朝是严禁的,可官家怎么禁也禁不住民间偷偷流传,汴京里花样多,汴京外就不是花样多的问题了,大家是要拿谶语当自己造反的法理依据的,北宋末年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难道其中就没几个秀才想几句谶语了?

他现在内心就在翻滚沸腾,朝堂上要怎么说,太学生那里,又要怎么说,民间又该怎么说,到时候民声沸腾,十万太学生都得说:天道纲常果然是有的!长公主殿下原是修道之人,而今强要入世,上天的警示这不就来了?若能如白云先生一般,做个急流中勇退之人,必能成道果,铸金身呀!

长公主依旧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

雨水冲刷着她的铠甲,冲刷着队伍里每一个人的表情,一切都显得很模糊。

她看不到他们的脸,可她能想象到他们的神情,也能想象他们想说什么,会说什么。

她骑马走在雨里,可她的战车下又一次燃起了火焰。

这支长河一般的队伍就是这样走到了宣德门,走到了诸王面前。

她说:“今日的吉兆,诸位可亲见了吗?”

这话是她在雨里说出来的,就跟着雨水一样落了地,流淌在大街小巷,而后汇聚进河道里,流向了更远的地方。

有人就说:“寻常人家丧仪,也求圆满,也知疾风骤雨大不吉利,殿下此言,岂非欺天?”

“我兄是大宋之主,非寻常人家!入春大旱,京畿之地,农田龟裂,百姓盼雨,望眼欲穿!我食不下咽,寝不安眠,夜夜在灵前祝祷!而今扶灵回京,忽降此雨,必是我兄神灵有知,不忍见天下大旱之故!”

长公主的声音穿透了雨幕:“我兄有灵,果然应我祷言!此甘露也!”

“天降甘露!”耿南仲第一个跪下,激动道,“天佑大宋!”

“天佑大宋!皇宋万万年!”

“大宋!”“大宋!”“大宋!”

“甘露!”“阿嚏!”“甘露!”

一条长河都在雨中发出了激昂慷慨的声音!

队伍里的小军官一边抹着脸,一边高声道:“再喊大点儿声!大点儿声今晚殿下给咱们烧肉汤喝!”

“殿下万岁!”

郓王跪在灵柩前,听着这长河掀起的巨浪,到了他眼前!

雨下了两天,停了。

百姓们再出门时,惊异地看到了一个雨后的世界,那些叫干旱的热风吹得疲惫不堪的柳枝,墙头已经枯萎的红杏,还有不知道躲在哪里苟延残喘的虫儿鸟儿,忽然都出来了。

灵柩已经入宫了。

它匆匆忙忙地进城,匆匆忙忙地进宫。

谁也没空去看那架马车什么样,他们也没看到公主长什么样,公主的马下是不是还跑着一串儿奶娃娃。

可百

”他小声道(),“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有撒豆成兵的能耐!”

长公主将灵柩送进宫时,郓王作为诸王之中最年长者,自然是要承担起许多宗室的礼仪,还可以同自己妹妹好好说几句话。

他说:“旧时宫中已经清扫收拾过,只等妹妹回来。”

长公主微笑道,“我就快不记得宫中的日子了,三哥还记得吗?”

其实三哥也不记得她在宫中时啥样,可他就无端很紧张,头上沁出汗珠,嗓子也发紧,手藏在袖子里,紧紧握成拳。

“妹妹……”

“我是清修之人,宫中富贵,与我没有什么相干,”她微笑道,“我当奉清微教主,居艮岳,起土坛,为我兄日夜祈福。”

见郓王结结巴巴,她又很贴心地说道:“三哥,放心吧,我知城中班直禁军不足数,不能兼顾宫中与艮岳,因此我已派兵往艮岳去了,不劳殿前司各指挥。”

郓王还想说话,可妹妹刚进宫,那一身的明光铠还没换,看着就渗人。

他只好说,“是了,是了。”

等他回到府中,夫人就一脸的不安。

“圣人派人送了口信给我。”

“什么口信?”

夫人就犹豫了一会儿。

“也没什么正经话,只是说,而今官家的事了了,社稷交给康王与太上皇和长公主,从此她只守着孩儿度日就是,教我时常去看她,她心中也能略宽慰些……”

话很含糊,但对于聪明人来说,已经是再明白不过的劝阻了。

要是更聪明些的人,就老老实实地守在家里,人家叫去守灵再守灵,等这二十几天过去,重新回到他的位置上去,当一个每天同太学生谈天说地,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状元亲王上去。

他读的都是圣贤书,政变到了这种程度,已经是个糊涂蛋了。

郓王就在他这间朴素的书房里站着,发了一会儿愣。

“箭在弦上,”他说,“我已布置周详了!”

回京的第三天,皇帝的灵柩停在福宁殿偏殿里。

前两日有些工作要做,比如说皇帝的衣冠要换成宫中新裁制出来的,务求下葬时一切都到位。

但话说回来,开这位死在战场的皇帝的灵柩不是个容易的事,要不是大宋事死如事生,宫中将一切荤腥都禁绝了,为着哥哥的颜面,长公主高低得往福宁殿送十车干鲍。

这位生前清丽秀美,一次又一次委顿在城下的皇帝到底成了什么样子,大家就不去细想了,反正到了第三日,总算给皇帝收拾好了,雨也停了,宗室大臣正该进宫守灵了。

就在此时。

李福天不亮就起来了,他是个很仔细的人,因此在晨起洗漱时,他很注重地对着镜子整理了自己的仪表。

今天是个大日子,他得在今天确保自己看起来威仪风度足以名留青史,留下一句“美姿容”。

除此之外,他已经没什么需要做到了,命令他在昨日已经下达给殿前司的班直侍

()卫们。

他有个亲信都头,多问了一句。

“如何开武库?”

“开武库作甚?”李福就微微一笑,“对付一位小公主,你还要开武库的?”

一位小公主,只身入宫,只要他大踏步上前,将太上皇的密旨展开,在宗室和大臣们面前大声宣读!

她能如何?

她必定——

雾气蒙蒙,车马隆隆。

天色还没亮,王公大臣们就准备入宫了。

郓王等在殿中,心里混乱地想一会儿,又想一会儿。

他想了很多事,想到了他要怎样管理这个国家,要怎样对待与金国之间的关系,如果秋风一起,金国又打来了呢?

所以他接手西军之后,得立刻将所有骄兵悍将都换成自己人。

嗯,李福自然是自己人,可他的自己人还不够多,但不要紧,他大权在握,有半年的时间可以从容地选出忠贞可靠,老成谋国的臣子。

到时候他们就会为他南征北战,收复武朔,收复燕云……其实收复不得也没关系,只要能守住太原和真定,他妹妹做过的事,他们效仿一遍就是。

这有什么难的?

他就在福宁殿浓郁的香料气息里想着自己的事,将周围所有人都摒弃在他的世界外时,忽然有人闯了进来!

是郓王府的一个小内侍,满脸的惊慌:“殿下!殿下!出事了!”

“何事?!”

“蜀国长公主领一千白鹿灵应宫道士入宫,说是为先帝做法事——”

郓王一个激灵。

“宫门!宫门!快叫李福拦住他们!”

“李福去了!”小内侍跺脚道,“可是班直不听他的!谁也不上前!眼睁睁给道士放进来啦!”

【??作者有话说】

(我还差了几百字写不动了!总之四舍五入我明天再多更一千字就算补上了!汪汪!)

第411章第十章\x\h\w\x\6\.c\o\m(x/h/w/x/6/点看)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