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吴军凶猛蚕食,苏沃洛夫无奈带
簡繁轉換

李小五的担忧是对的,新西伯利亚星堡内不止有第二层套娃,甚至还有第三层套娃。

但是,

大火摧毁了套娃。

受不了大火烘烤的罗刹人只能向外冲,试图夺回外堡墙。

连续2次反攻被吴军打退后,一名满脸血污的哥萨克跳出来,振臂高呼:

「乌~拉。」

应者如云。

至少50人端着刺刀冲出掩护,冲向阶梯,仰攻城墙。

石阶上。

多枚链球弹滚下,剧烈的爆炸声盖过了乌拉。

……

小半个时辰后,

吴军在新西伯利亚城上插起了旗帜。

赢了。

但代价不小,前后共计400多名老兵阵亡。

大火熊熊,黑烟直冲云霄,20里外清楚可见。

次日,

李小五带人继续登船往北,围攻托木斯克。

熟悉的配方。

熟悉的流程。

死了200人,拿下了托木斯克。

韦俊那边也差不多,前后死了600人材拿下鄂木斯克,一向为人低调的国舅爷愤怒的下令处死了所有俘虏。

……

两路捷报传来,林淮生大为震撼。

他召来伊犁重工下属军工厂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从这个月开始,你厂火箭弹月产量不低于5000枚,能不能做到?」

众人集体摇头。

「质量稍有瑕疵,皆可忽略。如能做到,一年之后,本大臣保举在场所有人官升一级,厂长升两级。」

「此外,陆军部赏所有工人银币20000,不,40000枚。」

「西线战事已经展开,火箭弹很重要,产量直接关系到前线进展。你们每生产1000枚火箭弹,陆军就少死1000个士兵。」

话说到这份上了,拒绝是不可能的。

军工厂厂长一咬牙。

当场立下军令状。

「请您放心,我厂上下不吃不睡,不眠不休,也要保证产量。一年六万枚火箭弹,少一枚我先请流放。」

林淮生终于笑了,给厂长递上一根烟,轻言细语:

「速办。」

「我会派参谋驻厂,有什麽困难,尽管找他。」

……

众人走后。

林淮生起身:

「参谋,你记录一下。」

「火速通知四川老君山火药厂,必须按时按量供应伊犁。晚一天,负责人撤职,晚两天,负责人军法从事。」

「通知工业部,请他们将部里负责火箭弹的技术人员至少调一半来伊犁。等打完了仗,敲锣打鼓丶披红挂绿地给他们送回去。」

「通知江宁军火库和西安军火库,库存板甲丶库存火箭弹即日全部起运伊犁。」

卫兵笔走龙蛇,然后抬头。

林淮生一边抽菸,一边又补充道:

「通知建筑署,半年之内把通信塔修到伊犁。」

……

一连串命令发出。

快马和通信塔相结合,效率比往日高了不知几倍。

战争是残酷的。

但也不全是坏事。

战争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能够拉动工业生产,还能增强一个帝国的自信。

李郁的思维是:

敢战,但不嗜战。

帝国需要频繁发动小规模境外战事。

利剑不出鞘,会生锈。

战舰不出航,会长满藤壶。

司令官不打仗,会变成酒囊饭袋。

……

秋明,

1名身材高大的军官匆匆走进中亚方面军总司令部,径直走向后院。

卫兵伸出胳膊:

「站住。」

军官压低声音:

「我有紧急军情报告。」

「不行。将军正在接受医生的治疗,请您稍等片刻。」

无奈,军官只能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过了20分钟~

两名**语的大夫从里面走出来,双方点头致敬。

……

军官走进屋子,见苏沃洛夫正扣着军服扣子,表情疲惫。

他原地并拢脚跟,敬礼。

然后递上军报。

低声道:

「将军,新西伯利亚丶鄂木斯克丶托木斯克全部失陷。」

「什麽??」

苏沃洛夫瞬间呆住了,他一把夺过军报。

军报中,记录了哥萨克侦骑在远处窥视其中两座棱堡失陷的全过程。

「火箭弹!」

「吴军使用了新式武器,火箭弹和蒸汽船。」

苏沃洛夫眼睛微微泛黄,整个人显得疲惫无力,他靠着椅子坐下。

「将军,你没事吧?」

「没事,累了,年龄不饶人。你先出去吧。」

……

军官退出屋子,在司令部找到一熟人。

「将军怎麽了?」

「不知道。医生暂时也没查出什麽,就建议好好休养。」

苏沃洛夫是中度肝损伤。

当时一起吃饭的其馀人倒是活蹦乱跳,也许是他们更年轻,也许是他们运气好。谁知道呢,总之苏沃洛夫本人的中毒症状最为明显。

肝损伤在18世纪尚属于神秘领域。

……

次日。

中亚方面军司令部内,将星闪烁。

库图佐夫这样的上校都只能站在角落里,聆听为主。

一名作战参谋对着地图讲解:

「目前我军兵力分布,秋明5万人,奥伦堡3万人,库尔干3万人,阿克套2万人,阿尔卡雷克5万人。」

苏沃洛夫打断了他的话:

「其馀12万人呢?」

「春夏交替,冻土层融化厉害,交通糟糕,牲畜马车什麽的都陷在泥里,拖累了步兵,一天前进10里都算不错了。」

……

苏沃洛夫很是恼火,盯着秘书官:

「询问圣彼得堡,能否抽调部分西线精锐或者卫戍精锐?中亚战事恐会不顺,方面军若要速胜,则需更多的援兵。」

「还有,外购军火等不及了。方面军军火储备太少,能否从西线抽调一批军火?至少5万支燧发枪,10万把刺刀,火药150万斤。」

「拖的时间越久,我军赢的可能越小。」

「吴军不是奥斯曼军队,吴军不怕拖。」

屋内气氛瞬间有些清冷。

叶卡捷琳娜不喜欢前线将帅插手后勤,今日之事传到圣彼得堡只会引起猜忌。

……

散会后~

苏沃洛夫疲惫的坐在沙发里,盯着地图。

秘书官推门进来,喜气洋洋:

「将军。来自圣彼得堡的最新消息,在波将金公爵的斡旋下,克里木汗国宣布并入帝国。」

「好,好消息。」

克里木汗国在克里米亚。

此地对于罗刹帝国的意义,稍有地理意识的人都明白。

此刻,叶卡捷琳娜二世正在冬宫召开庆祝舞会!

各国使臣表面恭贺,心里酸溜溜。

巴不得接下来,罗刹人在中亚遭遇一次惨败,被武备先进的吴军打的嗷嗷跪。

然后,

灰头土脸的叶卡捷琳娜会进一步向各国让步,请求贷款丶请求购买军火。

……

又有一名普鲁士少校进来。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将军阁下,这是商队弄来的伊犁情报。」

苏沃洛夫感觉眼睛不舒服,吩咐道:

「你,念。」

普鲁士少校一愣,展开情报,大声念道:

「敌军在伊犁周边集结了第2丶第3丶第8丶第9野战军团,此外,还有一个仆从军团,一个鞑靼骑兵军团。预计总兵力在6到10万之间。」

「探子认为,敌军的后勤水平和机动水平很高。」

苏沃洛夫疲惫的靠着沙发,问道:

「冯,说说你的判断?」

「是。」冯.克恩并拢靴子,「卑职认为,敌人在藉助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军工后勤实力逐个拔除我们的据点,逼迫我军主动与其决战。」

苏沃洛夫反问道:

「所以,敌人更渴望一场大决战?」

「是。」

「继续说。」

「我认为,您应该集结更多更多的士兵,用坚决的意志和雪亮的刺刀去抵消敌人的优势。」

……

冯.克恩想了想,还是问道:

「司令官阁下,能否描述一下你的病症?」

苏沃洛夫不耐烦的重复了一遍。

冯.克恩听完,默默敬礼后离开。

他出身于容克贵族,父亲是王国的陆军军医总监。然而他学医不感兴趣,选择了入伍。

救人和杀人并不矛盾。

手术刀救不了日耳曼,军刀能。

暂时从军队退役来此为罗刹人打仗,是不违反王**人准则的。一来吸取更多的战争经验额,二来挣些金币。

回到自己屋子的冯.克恩却对苏沃洛夫的病症产生了极大兴趣。

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会不会和出使吴国的行为有关联?」

这个恐怖的推想导致他一夜辗转反侧,反覆思索后,他选择缄默,不想被卷入旋涡里。

……

苏沃洛夫忙着动员。

林淮生忙着攻城略地,他不断的派遣精锐小股军队乘坐蒸汽船沿河破袭。

一个个罗刹殖民据点笼罩在黑烟中,殖民者或倒在枪炮下或死在逃亡路上。

西伯利亚各部落欢欣鼓舞。

他们蹲在森林边缘猎杀逃亡的小股罗刹人,男的杀死,女的抢回去生孩子。

殖民法则就是:谁拳头大,谁是大哥。

报仇合情合理。

……

西伯利亚糟糕的道路情况对倚重航运的吴军没什麽影响,蒸汽船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来回穿梭。

炮击沿岸肉眼可见的一切村寨丶屋子,然后出动步小股兵登岸,加以彻底摧毁。

鄂毕河丶额尔齐斯河流域黑烟滚滚。

一些聪明的部族赶紧前来投靠,向蒸汽船宣誓忠诚,顺利拿到了令旗。

「臣服部族」拿出全部的皮毛换取崭新的火枪,为王前驱。

吴军任命其首领为附近方圆百里的「皮毛税务官」,规定年度皮毛上交任务,赋予其讨伐权利。

自由西伯利亚。

枪击每一天。

……

吴军的随军工匠乘船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考察,选择了几处合适地点建起砖窑。

先烧木炭,再挖黏土。

质量无需太考究,能用就行。

原则是:就地取材,生产建材,然后筑城。

驱使周边部族垒高并且加固地基,然后修筑小型棱堡。

入乡随俗,搞棱堡套娃。

一堡墙丶二堡墙丶三堡墙。

一壕丶二壕,三墙。

堡内一水的砖屋。

墙壁厚度惊人,外墙一尺半,内墙一尺,中间空心,把防火和防寒效果拉满。

另外,

将粮仓和弹药库修在二丶三堡墙的反斜面,贴着墙根,往下修。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敌人早晚会掌握火箭弹技术的。

……

慢慢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吴军的用意。

蒸汽船配合棱堡,以点连线,严密控制额尔齐斯河丶鄂毕河流域,彻底截断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亚的人员来往丶信息传递丶财富输送。

维持现状,即使不打。

三五年后~

伊尔库茨克丶雅库茨克丶涅尔琴斯克等殖民据点凶多吉少。

实际上,

他们并不知道,

所谓的涅尔琴斯克,也就是尼布楚,此时已经沦为了灰烬。

在一个晴朗的大风天~

第6军团用抚顺重工生产的3000颗火箭弹将这个防守严密的城市付之一炬,东西伯利亚总督以下4000人集体葬身大火。

木屋的缺陷暴露无遗。

吴军只俘虏了100多号人,作为攻略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向导使用。

……

1785年农历七月,已是当地的秋季。

天气逐渐降至十度以下。

在愤怒的叶卡捷琳娜再三催促下,苏沃洛夫顶不住压力了,指挥勉强满编的中亚方面军发起进攻。

30万人向东南推进。

在哈萨克汗国的伊希姆河畔扎下大营。

吴军方面,林淮生率7万人开出伊犁河谷背靠额尔齐斯河扎营。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战争。

圣彼得堡尤其关注。

……

「林帅,刘署长求见。」

「嗯。」

刘千抱着一个木盒走进来,低头致敬。

「这是什麽?」

「西清送来的,叛徒蒋天木已枭首。」

见林淮生对首级不感兴趣,刘千将木盒放在地上,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羊皮纸。

「这是奥伦堡地区巴什基里亚部落首领的效忠信,他们承诺会在关键时刻起事,搅乱后方。」

「可靠吗?」

「林帅放心,基本可靠。」

「理由呢?」

「罗刹人对他们部落敲髓吸骨,双方的仇恨足够深。」

林淮生皱眉。

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

见林淮生不满意,刘千又说道:

「罗刹人逼迫他们受洗,每个人的礼物是一个卢布一件衬衫一个十字架。我承诺他们事成之后,给30亩地3个农奴3个日耳曼女人。」

林淮生愣住了。

日耳曼女人是什麽鬼?

刘千笑的很残忍:

「当初欧洲七年战争,许多普鲁士人流离失所,一贫如洗。被沙皇招揽到了伏尔加河东岸,定居开荒。罗刹人对普鲁士感情深厚,这部分移民的地位很高,并且家境普遍富裕。」

「下官遵循陛下指示,要让罗刹帝国到处起火。」(本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