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岭南半导体的爆发
簡繁轉換

厚积薄发。

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岭南半导体,绝对是没有错。

从相对落后的制程工艺开始,经过了多年的积累之后,岭南半导体终于又有了新动作了。

「江总,我们1微米制程的新工厂,这周可以正式的投产了。」

「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我们不搞投产仪式,不对外展开宣传,低调处理。」

张少华现在可谓是意气风发。

虽然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企业,现在都已经在量产5微米制程的晶片了。

可以说比岭南半导体先进了两代。

想要追上这个节奏,至少还需从突破8微米这个中间门坎才有可能。

但是张少华已经很满意了。

岭南半导体这些年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关键是以前是依靠各种技术输入的方法来掌握晶片生产技术。

这几年却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取得突破。

「深城这边1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投产之后,沪上那边也可以同步的修建一座新工厂。」

「与此同时,你们要结合南山设备那边光刻机的研发进度,考虑8微米制程新工厂的布局。」

「最近几年,绝对是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几年,我们必须紧紧的追赶世界的步伐。」

伴随着计算机产业和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几乎是已经到了一年就要更新一代产品的程度。

这种节奏,绝对是非常夸张的。

好在这几年岭南半导体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的人才,要不然还真是搞不定呢。

「嗯,我们公司内部有专门更新中长期计划。」

「不仅是现在1微米制程和接下来8微米制程的新工厂已经安排在大计划之中。」

「就连未来的5微米制程,甚至是35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也已经在计划之中。」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我们明年可以投建8微米制程的工厂。」

「后年或者大后年就可以投建5微米制程的工厂。」

「那个时候,我们跟行业最先进的水平,有机会缩短到一个代际差异。」

「争取在2000年的时候,彻底的追上行业主流水平,让我们最新工厂的技术水平,跟行业最先进水平保持在同一年的程度。」

张少华在汇报这个计划的时候,脸色都有点潮红。

曾几何时,华夏的半导体产业跟世界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却是看到了追上的希望。

哪怕是这个计划没有办法完全落实下去,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水平,也能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了。

这个事情的意义,绝对是非常不一样的。

现在岭南半导体那边,不仅生产民用半导体产品,还有一些竣工项目都在生产。

当然了,这些信息是不对外纰漏的。

「人才储备方面,你们也要及时的跟上,」

「岭南半导体的研发人员规模,要在未来三年内扩大到1万人以上。」

「在2000年之前扩大到2万人以上,甚至3万人以上。」

对于江辉来说,单看公司的规模肯定是不够的。

人员的质量也是很关键。

你有几万的工人,意义很低。

但是你有几万的研发人员,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江辉的这个安排,张少华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这是进一步的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好机会。

……

「张总,我们得到消息,岭南半导体1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正式投产了。」

曾凡尘心情颇为沉重的来到了张中某的办公室。

台积电现在最先进的工厂,晶片制程也就是8微米。

虽然比岭南半导体的1微米要先进一些,但是真的就只是先进一些而已。

按照这个节奏,指不定明年人家就掌握了8微米制程的晶片工艺了。

虽然那个时候台积电6微米制程的工厂,也差不多要投产了。

但是这种被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的感觉,真的很差啊。

「看来岭南半导体是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宣传策略,1微米制程这种华夏最先进的工艺投产了,居然一点新闻都没有。」

「我记得上一次他们也是那麽低调的进行了处理吧?」

张中某的心情虽然也不好,但是这些事情都是有徵兆的,倒也不算完全是打乱了他的计划。

这些年,台积电跟岭南半导体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特别是在争夺英特尔的代工订单方面,价格战打的很激烈。

虽然台积电的技术略胜一筹,在代工方面要做的更好。

但是因为价格战的原因,利润并不是很高。

这让张中某的压力也是特别的大。

「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它们估计是不想要刺激阿斯麦或者其他的半导体企业。」

「并且它们的新技术产品,往往都是在珠江科技那边先应用,外面的人不一定知道。」

「也就是我们想了那麽多的办法去打听消息,要不然我们也是不知道的。」

曾凡尘这麽一说,张中某点了点头。

情况确实是如此。

「我们要加快6微米制程的新工厂修建速度,一边修建一边研发,缩短开发周期。」

正常来说,这样子做事的风险是很大的。

有些设备投资进去之后,再改的话就很麻烦了。

但是时间不等人,张中某只能这样子去冒险。

「我等会就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看看怎麽确保明年投产6微米制程的工厂。」

曾凡尘自然也能理解其中的难处。

大家都已经竞争那麽多年了。

有什麽招数,早就用上了。

现在岭南半导体还是不断地取得各种技术突破。

那麽除了卷自己,暂时也没有其他办法。

……

这几年,要说半导体企业里头,规模发展最快的,那麽岭南半导体丶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绝对是其中避不开的对象。

跟台积电不完全一样,岭南半导体不仅代工晶片,也自己生产晶片。

CPU也好,内存也好,岭南半导体都是有涉及。

这麽一来,自然跟三星电子也形成了竞争关系。

特别是自内存这一块,珠江科技已经顺利的把岭南半导体生产的内存用在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上面了。

这是三星电子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他们也是安排了不少人盯着岭南半导体的动静。

这一次岭南半导体量产1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三星电子这边自然也是收到了消息。

「社长,我们得到消息,岭南半导体那边使用最新的1微米制程工艺量产生产8MbDRAM。」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明年很可能对方就能基于8微米制程的技术去生产16MbDRAM。」

「这跟我们现在量产的16MbDRAM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金泰作为三星电子市场部负责人,现在也是很着急。

三星则专注于存储器领域,DRAM就是它们最在意的。

跟东瀛厂家东芝丶NEC相比,它们在制程技术上仍具优势,但三星通过大规模投资逐步缩小差距。

这样子的方式被岭南半导体学习走了的话,三星电子的日子就很难办了。

到时候高端搞不赢东瀛厂家,低端搞不过岭南半导体,三星电子的前途有点不妙。

「我们正在积极研发64Mb和256MbDRAM,争取明年把64Mb的产品搞出来才行。」

「要不然没有办法形成技术优势,比成本我们是很难比过人家的。」

这几年,三星电子疯狂的押宝内存领域,其实没有挣到钱。

毕竟想要从东瀛厂家手中抢占市场,技术比不过的情况下,就只能降价来抢占份额。

可是价格下降的太多,研发投入又很大的话,利润空间就非常的小了。

也就是其他业务还能弥补一下这方面的影响,要不然日子就更加难了。

「岭南半导体的技术进步太快了,我们现在也就是刚刚突破8微米制程的晶片工艺,相比他们刚刚量产的1微米制程,优势非常的微弱。」

「这样子下去,不是办法。」

金泰这麽一说,李建喜也有点不爽了。

「你不能光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呢?」

「你要把解决方案也拿出来让我选择。」

当领导的,很多时候都是不喜欢下属只提问题,不给方案。

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听一听你说的问题。

心情不好,那就要骂你一顿了。

很显然,李建喜今天的心情一点都不好。

「我们要不乾脆跟岭南半导体沟通一下,大家约定一下市场价格,不要把低端产品的价格压的太低?」

金泰硬着头皮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三星电子要跟岭南半导体妥协。

李建喜显然是接受不了的。

「不可能!」

「除非对方主动的找上我们沟通这个问题,要不然我们是不会低头的。」

「并且我不觉得对方会同意这样子的方案。」

「这些年,岭南半导体修建了多少座新工厂?」

「单纯的看晶片产能,人家比我们都要大。」

李建喜的这个看法,显然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金泰不知道自己应该提出什麽方案了。

发现了问题不汇报,到时候是他的责任。

可是汇报之后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也还是他的责任。

这位置,不好干啊。

……

「克里斯托夫,三星电子和台积电那边都传来了消息,岭南半导体量产了1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

「这意味着它们从南山设备采购了能够满足1微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设备,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施密特作为阿斯麦的总经理,这几年的压力也是很大。

如今的阿斯麦,跟东瀛的尼康和佳能相比,规模上并没有优势。

虽然这几年通过他们的追赶,已经可以跟尼康丶佳能平起平坐了。

但是并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偏偏在后面还有南山设备这麽一家来自华夏的光刻机厂家在拼命的追赶。

这几年,单冲光刻机的采购数量来看,华夏市场的规模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阿斯麦本来是想要把华夏市场作为自己的增长点来发展。

但是因为南山设备的原因,这个市场基本上跟他们没有太大的缘分。

「南山设备真的是一个怪胎,居然依靠华夏自己的力量就完成了光刻机的技术提升。」

「虽然整体的技术跟我们还有差距,但是追赶的势头很快。」

「这确实是一个大的麻烦。」

克里斯托夫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麽好。

类似的话题,每年施密特都要找他聊好几次。

最开始的时候,它们还会有一些反制措施。

但是现在就有点不知道要怎麽办了。

这个局面,倒是跟台积电和三星电子那边差不多。

「我们得想办法把成本降低三成才行,要不然跟南山设备相比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

「如果只是价格比南山设备稍微贵一点的话,那麽华夏的一些厂家估计还是会考虑我们的。」

「差异太大,就比较麻烦了。」

施密特显然还是舍不得完全放弃华夏市场。

那麽大的一块蛋糕,要是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要降低30%的成本,恐怕没有那麽容易。」

「这需要配套的所有供应商都跟着降价,并且我们自己的研发费用也需要考虑下降。」

克里斯托夫倒不是要去泼冷水。

实在是降价三成这麽一个目标,难度有点大。

除非产量大规模的增加,但这又很难。

「要麽把成本降低下来,要麽到时候等岭南半导体技术追上来之后,把我们的市场给吃掉。」

「那些供应商,也需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行。」

「要不然单靠我们去抵制南山设备的压力,绝对是不够的。」

「还有之前提出的让客户入股我们公司的事情,我觉得可以适当的让步。」

「三星电子和台积电的那些要求,可以考虑同意。」

「英特尔那边,我们也可以重新启动谈判。」

之前阿斯麦就考虑过让出一部分的股份出来,让台积电等客户入股。

但是这个谈判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

双方的分歧比较大,客户那边也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

不过阿斯麦愿意做一些让步的话,情况还是不一样了。

施密特觉得,这个方案还是有希望的。

对此,克里斯托夫倒是没有什麽意见。

只要股东能够同意就行了。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