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个人才
簡繁轉換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赵偲是原主的亲弟弟,不等他出生,宋神宗赵顼就驾崩了,等他长到五岁,生母林贤妃也死了。

所以,原主是赵偲在这个世界最亲近的人,没有之一。

从小赵偲就像条小尾巴一样跟在原主的屁股后面,事事都听原主的。

直到成年,哥俩才被分开,各自开府。

可即便这样,赵偲也依旧以原主马首是瞻,跟原主的感情非常好。

白天时候,见赵俣猛怼刘清菁丶当众打脸赵煦丶坚决保护向太后,赵偲都吓懵了。他想不通,平日里极为稳重的兄长这次为什麽这麽冲动?关键,别人不知道,他难道还不知道,原主跟向太后并没有多少感情?

赵偲有心阻止赵俣冲动,可他又谨小慎微惯了,根本不敢「忤逆」兄长,更不敢卷入这场涉及到了赵煦丶向太后丶刘清菁的宫廷政治斗争中。

最终赵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俣表演。

等此事过去了之后,赵偲赶紧去找赵佖丶赵佶丶赵似,想让赵佖他们三个跟他一块去找赵煦,为赵俣求情。

赵佖是个老好人,当场就答应下来。

赵似也想跟着一块去的。

可赵佶却说:「莘王行事鲁莽,冲撞圣威,理当受罚。且皇兄遭莘王顶撞,若我几个皆站莘王一边,教皇兄做何感想?」

听赵佶这麽说,明显跟他亲哥赵煦更亲近的赵似,只能作罢。

赵佖和赵偲在第一时间去垂拱殿求见赵煦。

可赵煦却始终都不见赵佖和赵偲,就一直晾着他们。

赵佖和赵偲在垂拱殿外等到了亥时,不想把这件事搞大的赵煦,才派了一个小黄门跟着赵佖和赵偲去把赵俣放出来。

赵佖和赵偲见到赵俣时,就见赵俣正惬意地躺在一张临时搬来的床榻上休息,他身边还有一个宦官丶两个小黄门在蹑手蹑脚地为他驱赶蚊虫,一旁郑显肃和王懿肃送来的食盒已经空了。

见赵俣吃得好丶睡得香,一点罪都没遭,赵偲就放心了。

接着,赵偲又有点心理不平衡,他和赵佖一直提心吊胆到现在,一口饭都没吃丶一口水都没喝,这到底是谁在受罚啊?

赵偲上前,将赵俣摇醒:「兄长,好起了。」

赵俣睁开眼睛,看见赵佖和赵偲,立即猜到自己没事了。

「我能回府了?」赵俣问。

「皇兄开恩,饶恕兄长的罪过了。」赵偲答。

「莘王下次万不可再惹皇兄生气,不然,只怕就没这麽幸运了。」赵佖好心劝道。

「好好好,下次我一定注意。」赵俣敷衍道。

「本王困了,打道回府。」赵俣又说。

那个宦官和两个小黄门听言,立即上前伺候赵俣穿鞋。

见赵俣对他们的话不以为意,赵佖和赵偲还想劝赵俣,千万不要再跟赵煦斗了,也不要再去招惹刘清菁了。

赵俣不想听赵佖和赵偲往沟里带自己,就扭头问那三个殷勤伺候了自己一整天的宦官和小黄门:「你三个叫甚麽名字,本王想抬举抬举你们。」

三人都混到了在后宫中的一座一年都用不上几次的偏殿看守大门的地步,当然渴望被赵俣带挈——不然,他们也不可能竭尽全力为赵俣找来大庆桌丶笔墨纸砚和床榻,一整天都在精心伺候赵俣了。

见赵俣「知恩图报」,三人无不大喜过望,争先恐后地报上自己的名字:

「奴婢黄经臣。」

「奴婢梁师成。」

「奴婢李彦。」

听到这三个名字,赵俣一脸愕然!

赵俣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不想听赵佖和赵偲唠叨,竟然收编了三个这个时代的名人。

赵俣首先看向黄经臣。

历史上,靖康之耻发生时,宋钦宗赵桓与其麾下一众昏庸之辈,竟愚昧地听信神棍郭京的荒唐之言,妄图以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正兵抵御金军。

这群所谓的六甲正兵出城后,在五百金骑的冲击下,如土鸡瓦狗般被横扫。

金军旋即攻占了宣化门,然后马不停蹄沿城墙向东进击东水门。

金军所到之处,楼橹皆被金兵纵火焚烧。

守卫东水门的宋军见此,胆战心惊,哪还有半分斗志,纷纷弃城逃窜。

唯有内侍黄经臣,坚守其位,不肯逃离。

当时的黄经臣,身为保德军承宣使,受赵桓之命督视东壁。

见东壁城墙沦陷,将士溃败,黄经臣举目遥望城中那巍峨壮丽的宫阙,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号啕大哭。

他深知自己无力回天,挽救这摇摇欲坠的大宋江山社稷,决然纵身投火而亡。

遥想宋朝宦官众多,皆深受皇恩眷顾。

然于那场国难之中,能以死报国的宦官,唯有黄经臣一人而已。

其壮烈之举,堪比伴随崇祯自缢于煤山的太监王承恩。

在昔汉唐,亡由阉宦。

出或用之,鲜不贻患。

岂期黄公,独禀高见。

白发虔心,有闻必谏。

竭力东城,以身死难。

揭名不磨,万世炳焕。

赵俣真是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三十多岁丶微微有点发福的中年宦官,竟然是这个时代最有种丶最忠诚的宦官——黄经臣!

赵俣大喜!

像黄经臣这样的宦官,用起来肯定放心啊,他是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

赵俣当即就下定决心,让黄经臣当自己莘王府的总管,以后一定重用他。

至于原主原来那个除了会搂钱,干什麽什麽不行的钱总管,随便找个理由,让他滚蛋也就是了。

赵俣越看黄经臣越高兴。这让他都有些忽略了另外两个在历史上更有名的大宦官——梁师成和李彦。

历史上,梁师成和李彦跟蔡京丶童贯丶王黼和朱勔并列为六贼。

蔡京和王黼是宋徽宗一朝的两大权相。

童贯是宋徽宗一朝的第一军事统帅。

朱勔帮赵佶搜集花石纲,导致方腊起义,严重破坏了赵宋王朝的根基,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和北宋灭亡。

梁师成和李彦能跟蔡京四人并列为六贼,可见他们在当时的危害之深丶影响之广。

事实上,梁师成和李彦,尤其是前者,不论是名气,还是势力,丝毫都不输另外四贼。

巅峰时期的梁师成,长年掌控机要,甚至都能篡改诏书,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朝政之上,他与宰相王黼内外勾结,共同控制朝政,时人都视他为「隐相」,王黼待他像对待父亲一样,就连蔡京丶蔡攸父子对他也要献媚攀附,他所担任的官职多达上百个。

值得一提的是,梁师成自称是「苏轼出子」丶「苏氏遗体」,也就是说,他自称是苏轼的儿子。

而李彦则在地方上肆意妄为,他所掌管的「西城所」,疯狂掠夺民田,无数百姓因此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急剧激化。

历史上,为了帮赵佶解决财政困难,李彦和他的前任大宦官杨戬搞的西城所,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丶采藕丶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于是,他们便在宋江等三十六人的领导下起义。

梁师成和李彦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民怨,他们还中饱私囊,贪污了大量的财富,妥妥的奸臣,无须争辩。

得到黄经臣,让赵俣很开心。

而得到梁师成和李彦,则让赵俣有些头疼。

不用这两个大奸臣吧,赵俣要抬举他们的话都已经说出去了。

关键,奸臣只是坏,不是没能力。

以梁师成为例,他聪明狡猾,熟悉文法,还善于迎接,更神奇的是,他在历史上还得过进士甲科,绝对是一个一等一的人才。

李彦也是,在杨戬死后,他继为大内总管,帮赵佶掌管整个后苑不说,还在汴梁城周边圈地三万四千三百馀顷,坑害了无数的富家商人和平民百姓,光是被他打死的良民就有千馀人,绝对是一个狠人。

这麽说吧,只要是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就很少有太差的。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梁师成和李彦的能力,多半还在黄经臣之上。

赵俣现在的困境是,不仅称帝之路上有赵佶等拦路虎,手上还没有可用之人。

——莘王府的人,赵俣已经考察过了,没什麽可以重用的人才。

还有就是,赵俣是王爷,身份很敏感,他无法使用宗泽丶张叔夜丶种师道等宋朝的大臣,他们现在也不太可能来投靠一个闲散王爷。

换而言之,对赵俣来说,现在最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使用宦官。

赵俣自我安慰:「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大不了,我先用他们登上皇位,拿到皇权,若是他们真跟历史上一样成为奸臣危害到了我的统治,我再亲手灭了他们,也来得及。」

「而且,臣子怎麽样,也得看皇帝怎麽用。奸臣往往更贴心。为君者,也不可能全都一种大臣。」

念及至此,赵俣压下对梁师成和李彦的厌恶,对他们三人说:「明日你们便去我莘王府报导,旁的事,本王自会料理。」

——赵俣好歹是一个王爷,要三个看大门的,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见赵俣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雷厉风行地将他们要到了莘王府,黄经臣三人更喜,他们一齐冲赵俣行家臣之礼,高声道:「谢大王,奴婢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力……」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