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明富商的商道
簡繁轉換

冯保亮微微一笑,“六子兄提议不错!”

说着,冯保亮招呼陈六子,冯三叔两人入了大厅,说了裕亨纱厂事情。

这事情,冯保亮从叶次长秘书张大富口中得知的。

当初,张大富作了猜测,中通纱厂就是个壳,曹汝霖等人更希望借助这个壳,让津市的裕亨纱厂死而回生。

曹汝霖等人重点在裕亨纱厂。

而金首相,叶次长等人更希望中通纱厂和裕亨纱厂都能顺利投产,不能顾此失彼。

当冯保亮得知王郅隆已经重新筹备两百万大洋。

这新开工的叫做裕元纱厂。

王郅隆为裕元纱厂的总经理。

段元首竟然甘为为裕元纱厂的董事会成员。

还有徐树铮陆军次长,内务总长王揖唐也是裕元纱厂的董事会成员。

王郅隆好友倪嗣冲,投资超过一半的资金,为110万元,是裕元纱厂的重要股东。

这倪嗣冲一直是地方实力派,长期任安徽督军兼高官的职位。

今年夏天,辫子军搞复辟,张大帅失败,倪嗣冲趁机吞并了张大帅在徐州的定武军地盘,成为皖系军阀极有实力的首领。

之后,他又被段元首任命兼任长江巡阅使职,督理长江一带军政要务。

这一切以前都是张辫帅的,如今,倪嗣冲都接收了,成为地方赫赫有名的督军,总领一军务政务大权。

股东还有老交通系元老朱启钤,大金融家吴鼎昌,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亲日头子,驻日公使陆宗舆,交通总长曹汝霖等人。

以上诸多消息,冯保亮心中就有了判断,这皖系的财神爷最终会找上门来的。

冯保亮朝两人简单介绍军政派系之后,便笑着总结了一番。

“不论外面如何,咱们要沉住气,静观其变。”

“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有,也是毒馅饼!咱们要做的是,自力更生,自强自立,这才是上策,不要幻想着寄托别人。”

陈六子,冯三叔两人连连点头不已,若有所思。

旁边,勇子和张学才两人凑进来旁听了一阵子。

等冯保亮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张学才忍不住询问,“亮子哥,如果错失良机怎么办?”

冯保亮一笑,“你说的是赚钱吗?”

张学才重重点头,“是!”

冯保亮含笑摇头,“钱一直都能赚,然而,你的命只有一次。所以,商人最擅长讲究和气生财,就怕遭了暗算。”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高明的商人都是开源发财,发现商机,轻而易举的攫取一笔财富,再功成身退,另寻商机。”

“这是......高明富商的商道!所以,人家家族能够传承百年。”

陈六子,冯三叔,勇子,张学才四人听了震惊不已,沉思良久。

都说江南富足,地灵人杰,物产丰饶。

原以为是地方好,土地肥沃,然而,冯保亮这番话给四人带入了另一个角度俯瞰,让四人各有收获。

尤其是陈六子,他天资异禀,一点就透,这话落在他耳中,让他心底掀起了滔天巨浪,惊骇不已。

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在这一刻豁然开朗了。

比如,周村的李老爷,周店的卢老爷等......,很多人商铺和染坊被他挤垮,不过,大家也没把他怎么样。

当然,除了同村对门的大亨染坊王掌柜早年勾结土匪绑架,让他涨价,也没敢雇凶杀人。

冯三叔,勇子,张学才三人收获就少了很多。

这与三人经历有关,他们从未做过生意,没有经历过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场面,对社会黑暗一面所知太少了。

冯保亮说完抬起手腕,眼下是九点钟时候,他正要站起来带茹二奶奶去医院检查身体,忽然想到车子没了,乘坐洋车马车又不安全。

叶次长秘书张大富交代过,让他出行多带一些人。

冯保亮犹豫一下,重新坐下,朝勇子,张学才两人吩咐,去账房领五千大洋,以纱厂的名义买一辆同款别克轿车回来。

以后,大家都可以使用。

一听买车,冯三叔坐不住了,立即起身道:“我也去吧!”

冯保亮一笑点头,“行!”

冯三叔,勇子,张学才三人高兴去了。

冯保亮与陈六子继续谈话,两人讨论纱厂后续发展情况。

冯保亮的意见是......眼下大华纱厂火爆情况,大概持续两年。

到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再找到一个盈利大项目,能够保证眼下一万多工人饭碗。

一年大概二百多万大洋盈利,两年就是四百万大洋了。

这笔钱足以保证下一个大项目成功。

陈六子觉得冯保亮步子迈的很大,非常危险。

他建议仿造脚踩缝纫机,他敏锐的认识到,这缝纫机将来是市场上的畅销货。

陈六子能够看到这一点,眼光确实厉害。

就在冯保亮和陈六子讨论时候,大良子和冯保两人从外面进入大厅,朝客厅而来。

冯保亮与陈六子停止了讨论,冯保亮含笑询问大良子,“大良子,你来得正好,二奶奶说施粥,我的意思是由纱厂出面,这事情还要交给你去忙。”

大良子拍着胸脯一笑,“亮子,你放心吧!这事情我能办妥,对了,枣儿让我过来问问,什么时候去医院呢?”

冯保亮一笑,“等轿车买回来,下午吧!”

“啊?又要买一辆轿车?”大良子有些傻眼,感觉这是往水里扔钱,俗称打水漂,钱多了没地方摆了。

中午,忙碌施粥事情。

冯奶奶,冯妈,冯保亮,茹二奶奶,陈六子以及周姑娘周采芹,周老掌柜,勇子姥姥,冯二叔,冯二婶,冯保顺,冯保孝,李枣儿,生子妈,莫荷,虎妞,张夏儿,张秋儿,张冬儿等一众人都来凑热闹。

冯奶奶领了一班人,冯妈,茹二奶奶领了一班人,在厂门口东西门面房摆了粥棚,给穷人施粥起来。

冯保亮在两个粥棚开了个头,后面施粥交给了老大冯保顺,冯保孝两人。

他不放心茹二奶奶身体,便一起带了回去。

生子妈,莫荷两人自然跟上了。

两人对施粥过程意犹未尽呢!

等冯保亮,茹二奶奶一行人一走,粥棚的大家顿时轻松下来了。

大家开始在两个粥棚来回互动。

周老掌柜去见奶奶,奶奶这边陈六子来这边粥棚找自家媳妇周采芹。………………

陈六子卷了一颗烟,从火炉点了,他叼在嘴中,举手远眺,发现排队的穷人越来越多了。

这些人基本都是从通州古道过来的,衣服褴褛,样子苍白无力。

这让他看得心中有些堵得慌。

当年,他也是其中一员啊!

没有周老掌柜,就没有他眼前一切。

或许,当年就是个尸体了。

周采芹过来,朝陈六子道:“六子哥,你也回去吧!留在这里做啥!”

陈六子摇头,“我在想事情呢!对了,铺子忙吗?”

陈六子说的铺子是纱厂大门口东边一排,那五十多间门面房铺子都是出售周村土布。

这些铺子象征性收了每月五个大洋,租赁给了从周村过来投靠陈六子和李会长的人。

“很忙呢!生意很好!对了,好多人邀请咱爹到城内开张呢!六子,你啥意见?”周采芹询问。

陈六子皱眉,“不去!哪里都不去!”

“为啥?咱爹说,能挣好几倍呢!”周采芹皱眉,有些不解。

陈六子摇头,“别听这没谱的事情,我不用想就知道,这背后是四九城布巷子那些铺子老板的诡计,眼下,咱们吃了人家市场,人家岂能没有想法?”

“哦!那就不去!”周采芹立即道。

“对了,这纱厂新建好的大楼,咱们能住吗?”周采芹想到什么似的,立即追问。

靠近运河不远地方,运河码头正在施工。

往往北也有一个大门,这是大华纱厂南大门,再往里面陆续有四座五层楼拔地而起。

这是南区办公楼和家属楼。

听冯保亮的意思,年底结婚之后,将要搬到那里去住。

将来,大华纱厂分南办公区,北办公区。

以仓库路为轴心线开始,南北两区一直往东发展。

北区是生产基地,南区是仓库基地。

未来还有公寓楼,学校,医院等,规划已经做好了,这大概有千亩面积。

在陈六子看来,这是豪赌壮举。

不过,听人家冯保亮分析之后,顿时觉得可行,只要一脚一步走下去,未来不是梦。

“自然能!到时候,随你挑!”陈六子随口道。

周采芹立即道:“咱们与茹二奶奶挨着吧!咱爹的建议。”

陈六子立即摇头,“你别乱凑合,人家茹二奶奶曾经是贝勒府的少奶奶,规矩大着呢!你瞧,丫鬟婆子都少不了。”

周采芹无奈点头,“好!我听六子哥的。”

正中午午休时候,冯三叔,勇子,张学才三人回来了。

开车的是张学才,选车的是冯三叔,勇子负责轿车上牌事情。

仍然是别克同款黑色轿车,花费了将近五千大洋。

以冯三叔的意思,未来两辆车同时出行,最大程度保证冯保亮安全。

这叫什么?

这叫狡兔三穴,兵不厌诈!

车子回来,冯保亮便带上茹二奶奶去了双旗杆医院。

双旗杆医院是一家洋人医院,始于一个甲子前,1864年。

有伦敦教会传教士德贞东城市大街购买了一块土地,成立一家门诊。

开始叫做“施医院”,门口树立了一对旗杆,故后来发展壮大之后又称为“双旗杆医院”。

施医院在义和团运动中被完全摧毁,但仍然留有双旗杆矗立在原处。

1901年,传教士科龄重建双旗杆医院。

第二年,科龄联合中国的所有教会,成立“协和”委员会,合资建立协和医学堂。

这是第一次以“协和”命名的医学堂,也是唯一在前清政府正式立案的教会学校。

当时,协和医学堂开业,各国公使和前清政府重臣都出席参加开业庆典。

辛亥革命后,每年给协和医学堂上万两白银的经费支持就此中断,后来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建立协和医院。

没错,就是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这人被周围人称呼小气吝啬,唯有对慈善事业情有所钟,出手阔绰。

轿车停在双旗杆广场,冯保亮搀扶着茹二奶奶下了车子。

二秃子看车,勇子,张学才两人前方领路,冯保亮,茹二奶奶,生子妈三人缓缓而行。

入了医院大楼,前台有学徒接待,问清楚原因之后,这白衣学徒领着一行人去妇科方向走去。

之后,生子妈全程陪同茹二奶奶检查。

冯保亮等人在等候室等待结果。

在等待过程,冯保亮忍不住点了一支烟吸了起来了。

房间男人们见此,也掏出烟来,点着吸了起来。

过了一阵子后,屋内烟雾缭绕。

房间几名妇女们皱眉不已,都起身去了房间外面走道。

不久,一名白衣小姑娘推门进来,她微微皱眉扫视一圈之后,去打开了玻璃窗户,让外面空气入了进来,吹散屋内烟气。

午后冬日阳光穿透薄纱窗帘,轻轻洒在小姑娘脸上。

清风如微翘的柳叶,轻柔地抚过小姑娘那月牙儿眉毛。

下面那一对眼睛,仿佛蕴含着星辰,闪烁着稚嫩而灵动的光芒。

双眼弯成月牙形,阳光光影跃度,这光影仿佛能够倾听到她眼中映出的娇憨与纯真。

她的鼻梁小巧挺直,嘴唇如?花般粉嫩,微微张开的唇间露出洁白的牙齿,透出一丝俏皮。

脸颊圆润而不失弹性,皮肤如凝脂般细腻。

白衣小姑娘双手揣白褂子兜内,来到冯保亮面前皱眉打量,“先生,吸烟要到外面窗户去。在房间吸烟,影响不太好。”

这白衣小姑娘样子,冯保亮略有印象,就是他当初拉车碰到的国立女学生。

当初,前门火车站大街,这小姑娘双手艰难的提着行旅箱,满头大汗淋漓,要去国立医专。

国立医专医学专门学校就是后来的北大医学部,处在和平门琉璃巷,离前门火车站大概有二公里。

当时,冯保亮也没多要,就要贰角车费。

不过,这名年轻女学生解释他身上只有一角,承诺到了学校之后,借钱给剩下的车费。

当时......

她额头全是热汗,双眼深处全是期待。

“怎么?钱被偷了?”

“俺的钱在火车上偷了!出了车站才知道,大哥,帮帮忙吧!到了学校,俺一定还你。”

“得嘞!上车吧!”

“小子!在这里揽客要交钱!”

“警长,多少钱?”

“一角!”

“警长,这学生全身才一角,你看?”

“闭嘴!这里是你揽客地方?快点,不然按条例抓了你。’

“是!是!”

“记着,下次不要在这里揽客。快滚吧!”

“下次可别在车站附近等车,要等车离远点。你瞧,我这都亏本了。”

“明白!谢谢大哥!你是好人!”

当时,小姑娘双眼充满了真诚和感激。

眼下嘛!

这双清澈的双眼少了那一抹真诚。

她双眼盯着,目光越来越狐疑起来。

“你是......?”

小姑娘面露愕然,双眼瞪得如铜铃。

年代:从人力车夫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