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剿抚并用
簡繁轉換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那也是叛逆之罪在先。”

“陛下,赵将军答应他免死才投降的......要是处死他岂不坏了信义。”

“他一个将领的信义有朝廷法度重要?”陛下质问。

吴相公沉默了一下,犹豫一会儿说:“陛下,要是西南有人管什么朝廷法度,也不至于如此。”

这下轮到陛下沉默。

陛下捏着手中茶杯,不知道在想什么,园中秋风微动,满院花香清雅。

“吃,吃你的螃蟹。”陛下指着面前的洗手蟹。

“多谢陛下,老臣吃饱了......”吴相公是不敢动筷了,这螃蟹虽美味,要吃出问题来的。

陛下饮了一口茶,随后道:“朕也看了战报,那曾雄早败局已定,他是投机保命。

但既然赵立宽开口,说不定有自己的考虑吧,朕就给他一次面子,饶了曾雄。”

吴相公缄默不言。

陛下随后放下手中茶杯,凝重说:“你说西南没有朝廷法度,可为什么没有朝廷法度。

难道那么多人无缘无故就铁了心要反朝廷吗。

这件事不简单。”

吴相公听到这也神情凝重起来:“陛下的意思是.......”

“查一查。”陛下单手按着桌面:“眼下局势复杂,思来想去,只有那吴公靠得住,这件事朕想交给你去办。

“臣即刻动身去西南一趟。”

陛下摆摆手:“不必,派你信任的人去,吴公自从京中查起。”

“京城,这离前线两千里。”吴相公有些质疑。

陛下目光深邃游历,盯着面前茶杯里微浑的水。

“朕虽不知道背后的事,但户部侍郎克扣粮草,那个农怀林死在南城大牢,王济海禀报说朕赐给赵立宽的府邸被人泼了狗血,这些事处处透着不寻常。

朕让段全去验尸体,回禀说那个叛贼是胸闷气短而死,可兵部押运的前几天还禀报说他活蹦乱跳,像头野驴。”

吴相公点头:“老臣明白了。”

“先暗地里查,不要打草惊蛇。”陛下嘱咐,随后关切问:“赵立宽府上没事吧,这几天只有他夫人在家,应付得过来吗。”

“造访的车水马龙,但能应付,她差人问过老夫,指点了一二。”吴相公如实回答。

他知道陛下武德司的眼线遍布洛阳乃至全国,实话实说才是聪明。

“赵立宽年幼不懂事,吴相公有空关照他点。”陛下嘱咐。

“臣明白。”吴相公答应,随后笑道:“也无须担忧,陛下有所不知,那高夫人也非等闲,洛阳不闻其名,但在北方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常领兵打仗,抗击辽军,巾帼不让须眉。

王府尹想必只说有人往赵府泼狗血,没说犯事的两人被高夫人设伏拿住,打断腿扭送官府去了。”

这事把陛下也听呆了,感慨:“好个悍妇!

但有她守着家业,赵立宽在外无忧。”

临走,陛下令人装了一盒内供的洗手蟹,让吴相公带回去:“这里没让你吃好,带回去吃吧。”

“谢陛下恩典!”吴相公拜谢。

八月中秋佳节后,节日的欢乐气氛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得到延续。

西南大战的胜利,官军的惊天逆转,绝地反击,成为洛阳最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热门话题。

而且借着凉爽的秋风,很快传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

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人人称道。

而在战争中扭转乾坤,大放异彩的少年英雄赵立宽更是为人们称道。

以他的年纪,哪怕稍有功勋都足以成为佳话。

何况是这种平定一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足以名留青史的大功。

纵览古今,这个年纪也只有遥远的汉朝冠军侯霍去病能与之相提并论。

而因高郡王常年守边,名声巨大。

人们总要给赵立宽年纪轻轻骁勇善战,用兵如神找个理由,便忍不住将两人关联。

人人提起都说不愧是高郡王的女婿,必是得了高郡王亲传,高郡王找了个乘龙快婿云云。

在口耳相传之中,赵立宽的威望,百姓的信任也在悄无声息的建立着。

只是对于全国其它地方百姓而言,赵立宽是谈资,是一段佳话,是偶像,是梦想。

但对真正经历战火的西南百姓来说,赵立宽就是他们的救命神仙,再生父母。

南安城破后,各地负隅顽抗的势力纷纷投降。

赵立宽没有松懈,而是立即剿抚并用,安定地方,让百姓回归家园,恢复生产。

他见了太多人间惨剧,迫不及待想恢复秩序。

安抚方面,他下令只要上缴武器,所有逃回家,逃在山野避难的叛军既往不咎。

所有战俘为官军劳动满一个月后就可以申请回家。

同时默许了南安府的百姓对农怀威的祭祀,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令审讯后在南安城集市上公开处死几个族长,罪名则是他们谋杀农怀。

这种做法就好像后世清军公开喊口号入关是为给大明的崇祯皇帝报仇一样。

别管它是不是虚伪,至少在政治上非常有用。

一方面有团结民众的旗号,一方面减少大量阻力。

最后也消弭了很多人的抵抗之心。

抵抗是要流血,是要牺牲的,许多人都在咬牙坚持,心头摇摆,艰难抉择。

这时候给他们一个不抵抗的理由,立即有许多人就会坚持不住了,心里给了自己退路。

果然这一做法让南安百姓拍手叫好,对官家也没那么抵触,甚至不少人主动欢迎官军。

剿方面,赵立宽坚决派兵打击拦路抢劫,伤人杀人等恶性案件。

乱世用重典,抓住核实后当场处决,不慢吞吞去走司法流程。

现在就算想走也没法走,整个西南在三年里打烂了,许多地方的官府还在重组,不少官吏都是秀才乡绅等暂时充任,朝廷还在派人来的路上。

赵立宽干脆用军法处置,各个城门外都挂着新鲜的人头,下面挂着牌子写上罪名警示过往行人。

如此严打半个多月,各地加起来杀了二百多人后,匪?之类才慢慢没了,秩序逐渐恢复,行人百姓敢单独出门了。

就在此时,朝廷的诏书也来了。

这次不同,传旨的一同来了三个翰林。

三个翰林恭恭敬敬,军中的伙食也觉香甜,带来三份文书。

一封是翰林院代皇帝写的赞书。

一封是皇帝对他称赞,告诉他对洛阳家里的恩赏,嘱咐他处理好西南战后事的诏书。

一封则是加盖中书省签印,银台司签印,兵部签印,吏部签印,以及皇帝玉玺的敕书。

正式加封他为:西南安抚制置大使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冠军大将军!

在场他的手下文武都听呆了,还有些是听蒙了,名字太长记不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