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马屁后劲大
簡繁轉換

腊月十五大朝。

在京五品以上官员数百人齐聚垂拱殿正殿。

殿中青石砖如玉,四面三脚兽首铜盆炭火通红,金丝楠木巨柱麻布打底、灰泥涂抹、朱漆覆盖、雕金龙祥云图纹。

百官按品级肃立,以宰辅为首,依次往后。

大朝上所有人都有默契,只为一件事,就是对南征大军的封赏。

礼毕后宦官唱罢,宰相吴光启上前,提出封赏之事。

陛下命宣赵立宽入殿,身穿一身漂亮仪式铠甲的赵立宽早被礼部官员安排在殿外等候,吹了一早上冷风紧张听着里面动静。

一听里面宦官高叫他的名字,立即提起甲裙往里面走。

沿途诸多目光在他身上滑过,他完全没有注意,精神高度集中。

毕竟他要面见的皇帝,是一个随意张嘴就能对他生杀予夺的人,一句话能把他所有财产没收,或让他人头落地。

这种情况下,不紧张害怕根本不可能。

等他来到大殿中,众人让开后,赵立宽来到最前面的空地上,不敢抬头仰视,按照礼部在殿外教他的礼仪恭敬行礼。

直到听台上传来:“爱卿平身。”

他才起身向上方看了一眼,白发苍苍的老头和老太太盛装华服高坐,他自南下以来对皇帝只有两面之缘,从来没仔细看过长什么样。

这次他也不敢仔细看。

随后旁边的宦官开始当着百官的面宣读赵立宽的功劳。

赵立宽下面听着,不是完全能听懂,不过很快他发现这功劳都不止从西南之战说起,而是从瓢舀河之战就说起,一路说到奉命南下,奇袭仙人关,夺取三江口,血战三家村,奇计夺梅州。

再到临危受命镇守安州,调虎离山袭石羊、绝粮草,再到以少胜多击破叛军,攻城拔寨收复失地,最后逼死农怀威传首京师等。

足足说了快半个时辰。

听宦官说着,赵立宽都有些为自己感动,才发觉这一年来他干了多少大事。

等宦官念完后,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老皇帝亲自开口:“近十年来,本朝武功莫过如此。

前遣诸将皆未能功成,如今有良将赵立宽一年内为朕解忧,忠武英高,雄壮虎烈、济于艰难、折冲御侮,朕甚为欣慰。

今战事已息,除西南安抚制置大使之职,赏宝刀玉带,御鞍,绢帛百匹。

殿前军司首官空缺,以赵立宽兼殿前都指挥使总率殿前军司禁军。”

赵立宽听罢赶紧拱手道,“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点头,随后便说了一些让他保持勤勉,再接再厉之类的话。

赵立宽则谦虚道:“此赖陛下圣德护佑,三军用命,百姓拥护,臣何功之有。”

此后,大朝也没什么议论的了。

年关将近,百官心里也有点数,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来烦皇帝。

大朝上只说小事,这也是一种惯例。

散朝后,礼部尚书曹晚林过来跟他打招呼,笑道:“赵将军真乃炙手可热啊。”

他说完道别,更多官员都围上来恭贺,一下差点把他围死,好在宦官及时过来叫走了他。

小朝上才说大事。

大朝散后,赵立宽就被宦官叫住,说陛下让他去垂拱殿侧殿。

到了之后,发现几个相公以及吏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在,见此架势他就知道这是要说大事了。

与众人一一行礼打招呼,皇帝也很快来了。

他跟随众人行礼后,终于近距离看清皇帝的面容,眼窝深陷,鼻梁挺拔,眼部皱突出。

皇帝在上座坐下,又让众人分坐下方,赵立宽识趣的坐在末尾。

老皇帝才开口道:“接下来议一下全军的封赏,商量个具体的章程。”

刚才在大朝上是做个仪式,给百官看的,当着众人的面宣示他的功劳,朝廷的功绩。

现在才是商量全军将士的功绩,封赏,以及具体的实施流程。

吴相公等看向他:“赵殿帅,你身为主帅,先向皇上禀报诸将士功劳。”

赵立宽早准备好了,为给他麾下将士们请功,他准备了很多,立即拿出他写好的诸将功劳,各军、各营的功劳,毫不推辞几大步上前,拱手行礼后一一对着汇报。

老皇帝见此微微点头道:“你年纪不大,做事倒是周全。”

因为他早准备好,条理清楚,叙述清晰,半个时辰不到就将除他自己的所有人功劳已经说明。

“诸将乃至大兵功劳都有,为何没有你自己的。”老皇帝问。

“陛下对臣的封赏已恩重如泰山,慷慨如授臣东海,臣这辈子都没受过这么大的恩情,这么厚重的爱厚,不敢再要求什么,只愿为陛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赵立宽可逮着机会,立即死命的拍皇帝的马屁,脸步脸的无所谓,主要他一看见皇帝就觉得亲切。

几位相公都有些尴尬,他不脸红吴相公为他脸红了,“赵殿帅啊,恩重莫过于父母。”

赵立宽脸皮厚:“吴公,我从小无父无母,还是陛下的恩情最高!”

回头见老皇帝看着他,没有生气的意思,而是说:“你们先不要议了,赵立宽你说,你觉得手下将领的功劳谁的大,谁的小。”

赵立宽惊呆了,政治场上,谁能先说话往往就占据了主动权。

皇帝让他先说,意思基本等同于让他定夺了!

封赏官员这种人事任命权力,基本都是皇帝,宰相和吏部的事。

在场众人都惊诧看向他,赵立宽也觉惊讶。

直到老皇帝再次催促,他才?行礼道:“遵陛下圣命!”

随后按照他和诸将们商议的,一一说了各将领的功劳,并以史超为首功,周开山、段思全次之,周开福,孔方、田开荣等为第三等。

侯景、罗成勇、钟剑屏等为低等军官中表现突出的。

并总结各军各营的功劳,其中自然以他带到南方的归化军最为优异,因为归化军跟着他从头打到了尾,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大战。

等他说完,皇帝让几位宰相与兵部尚书说说意见。

几人都表示他们赞同自己的说法,没有别的意见。

老皇帝点头,随后又一个想不到的说:“那赵立宽与兵部拟写一份恩赏明细奏疏,送到朕这来。”

“啊?”孔?疑惑出声,随后连拱手:“臣遵令。”

赵立宽则又惊又喜,这马屁的后劲也太大了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