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林燃之於华国
簡繁轉換

第223章林燃之于华国

「说的太好了,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这充分体现了华国古代哲学中强调顺应自然的节奏和无为的原则。」彭倩说。

在摄像头里的林燃补充道:「当然,这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辩证性质。

快的效率可能会因为忽视了深层次的问题而延缓了你真正的进步。

这个在丹尼尔那本很着名的书,《思考,快与慢》里也有提到啦。」

林燃其实内心也有所诧异。

这明明是辩证法,怎麽你会和华国古代哲学扯到一起去。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做了个补充说明。

彭倩显然意识到了问题,不过她一点都不慌,这又不是直播,最后还是会有剪辑的:「林博士说的很好。

所以林博士,从你的反应来看,你平时是不是很喜欢看书?」

林燃点头道:「当然,我很喜欢阅读哲学方面的书,尤其是近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着作。像马克斯·霍克海默教授的书,我都读完了。

而且是反覆读。

很多的时候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思考。」

林燃觉得很变扭。

变扭的地方在于,居然叫自己不是教授,而是林博士。

他心想,看来得尽快回国担任特聘教授了。

不然老是博士,也不是事啊。

彭倩压根就不知道马克斯·霍克海默是谁。

她只是简单恭维道:「林博士果然博览群书,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我在采访开始前就有听说,听说您将会回国任教是吗?」

林燃点头道:「是的,预计9月就会回国,最近我都在和国内高校沟通。

我的论文应该在8月会发表,然后我最近也在写一篇人工智慧领域有关的论文,毕竟我还是人工智慧在读博士。

我和石溪分校方面也沟通好了,如果人工智慧方面的论文能够答辩通过的话,那我能同时获得数学和人工智慧的博士学位。

不过这个也不重要啦。

总之我会在9月全职回国任教,目前是一个归心似箭的状态,迫切希望能够回到祖国母亲怀抱,能够为祖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当然,贡献不仅仅是数学发展,我想我能为祖国母亲做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林燃说这话的时候,想起前不久参加的线上募捐晚宴。

那位叫什麽哈里斯的驴党议员募捐晚宴确实如同李小满所料在线上举办。

来的嘉宾名头也很大。

不仅有贝索斯,扎克伯格也到场了。

用大咖云集来形容毫不为过。

李小满和他简直无人在意,线上先是那个有着魔性怪笑的女人讲,然后各路大佬上去讲。

林燃感觉自己要被污染了。

但李小满说这女人很有手段,据说很有可能成为副总统的候选人。

林燃听说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老美药丸,这也能当副总统?

和林登·詹森差到不知道哪里去。

尽管林燃也不认为林登·詹森有多牛逼。

但林登至少正常,这视频里的女人,连正常都做不到。

另外就是关于见贝索斯。

没能见到。

毕竟这不像线下募捐晚宴,你能抓住大佬强制一对一。

线上压根没机会。

林燃只是在摄像头里看到了贝索斯。

但他不觉得遗憾,恰恰相反,林燃知道该遗憾的是贝索斯,该后悔的是贝索斯。

彭倩听完后问道:「林博士,您不需要在国外做几年博士后吗?」

林燃微笑着说道:「抱歉,我有这个自信,我不认为在数学领域谁能够指点我。

做博士后是为了知道自己的学术道路要怎麽走。

而我并不需要,我对前方的道路已经无比清晰。」

当然清晰。

鸠占鹊巢。

林燃不喜欢朗兰兹纲领这个名字。

就像他在1960年呆了六年之后喜欢教授这个名号。

所以要回国混个教授当当。

同样的,他也不喜欢这个时空,朗兰兹纲领叫朗兰兹纲领,什麽朗兰兹纲领,应该要叫伦道夫纲领。

那麽就要做出无法辩驳的贡献。

所以林燃会说自己要做的工作无比清晰。

彭倩内心惊讶于对方的自信,很少华人数学家在这方面这麽嚣张的。

或者说自信。

彭倩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林燃的不同寻常。

无论是哪方面,都是如此不同寻常。

在某些方面格外知道要如何讲政治,比她采访过的院士说的还要更好。

但在一些方面又很狂。

像「我不认为在数学领域谁能够指点我」这种话,如果林燃就此沉寂的话,以后包被拿出来鞭尸。

「所以,你想好了要去哪里吗?」彭倩问道。

林燃:「没有,目前还在纠结。

因为大家都很有诚意,所以很纠结。」

林燃的专访当晚就被剪出来,百花社以「年轻学者的拳拳报国心」为题发在了微博上,然后清一色转发。

老实讲,只提了一句,就被冠上了这个名字,确实有点浮夸。

显然这就是一个宣传任务。

不过因为这是林燃,是最近这半年数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全球顶级高校的数学系都在讨论他的最新成果。

是当之无愧的下一届菲尔兹获得者。

所以哪怕是有明显宣传目的在,是很正经的采访,也在简中网际网路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微博热搜榜前十有两个和林燃有关。

「林燃回国」

「林燃菲尔兹」

一个排第三,另一个排第五。

「燃神说的太好了,这格局丶这发言,简直无敌。」

「我只希望国家能给燃神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能够好好做研究,别搞得和许晨阳一样,回国了然后又走了。

希望该给的待遇要给上,该给的院士别因为人家年轻,所以不给。

到时候人家要走,现在宣传的有多爱国,到时候就有多尴尬。」

「欢迎,不愧是年轻一代,年轻一代要比过去的留学生爱国多了。」

「希望能来我们双鸭山,我看燃神是我们粤省人,就天然该来双鸭山啊。

双鸭山赶紧出动,该做的工作做起来!送上来的菲尔兹都不要是吧。」

「申海交大呢,交大给点力!」

在微博上,对于林燃的专访,微博上都主要是鼓励为主。

以及号召自己的高校赶快着手引进林燃。

在知乎上,相关回答就要理性得多。

「泻药,作为数学专业的在读博士,对于林燃回国一事,我持欢迎的态度。

虽然我和燃神从事的方向不重迭,但我认为他回国拥有非常标志性的意义。

才23岁就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的数学家,哪怕他就此什麽都不做,他在华国数学史上也是不亚于丘成桐和陈省身的人物,至少排名前三。

更何况,以其表现和接受采访时候的自信来看,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那麽就是一位已经是前三,有极大可能,这里的极大可能,至少也是百分之五十,能成为华国数学有史以来第一人。

华国数学第一人,在23岁的年龄,最年轻的时候选择回国,对华国而言,有很大可能,是欧拉之于俄国,高斯之于德意志的人物,无论用什麽待遇引进都不为过。

当然,这是往夸张了说。

燃神能不能成为高斯或者欧拉一样的大数学家我不知道。

不过哪怕保守来说,以他现在的水平,起码也是小平邦彦之于霓虹一样的人物。

因为外界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短短半年时间接连攻克了多个数学难题,发表了三篇顶级刊物,提前预定了两年后的菲尔兹。

过去我们一直在讨论华国什麽时候能有自己的诺贝尔,后来屠先生和莫先生,解答了这一问题。

然后我们又在讨论什麽时候有华国自己培养的菲尔兹,甚至把我们没出菲尔兹和应试教育过于死板联系在一起。

我们对燕大数学系80黄金一代抱有过期望,对韦神陈杲这些九零后数学家有所期待,而横空出世的完全过江猛龙解答了我们的疑惑,本科航天专业丶博士人工智慧的林燃,告诉我们就在这次。

这对华国数学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是天降惊喜。

就像欧拉东渡莫斯科,给莫斯科带来了现代数学一样,属于是从天而降的惊喜。

上面提到的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我今天想讲讲普罗大众所不知道的。

我看各类自媒体上也很少有人提的一点。

为什麽我会认为燃神最少也是小平邦彦之于霓虹。

首先大家要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数学研究发展到2020年的今天之后,它变得非常难,难到可能你研究的问题,全世界就那麽十多个,甚至是几个人懂。

每次开学术报告,就这些人参加。

所以,每当涉及到大问题被解决,那麽就需要开学术报告会,你得讲清楚,你是怎麽做的。

就谈近的,怀尔斯证明费马猜想,学术会议足足开了3天。

在剑桥的牛顿数学研究所连讲三天。

而后来同行评审环节,花了两个月,他们发现有问题。

然后过了两年多论文才得以通过同行评审环节,在数学年刊上得以正式发表。

反面案例就是望月新一,说自己证明了,但在学术会议上根本没办法说服同行。

同行都不承认他真的解决了ABC。

这表示什麽,表示哪怕是怀尔斯,他也要花很长时间来说服同行。

但燃神不用,燃神每次开完学术报告,能把他自己的证明剖析的非常到位。

靠讲课能够讲的人听得懂。

虽然他讲课的对象也是当代顶级的数学家,但这也足以说明问题。

说明燃神的讲课天赋强大,能够把最前沿,最顶级的数学证明讲明白,讲清楚。

这意味着,燃神回国带学生,不会有曲高和寡的忧虑,能够带出一帮学生来。

所以我说燃神对华国而言,最少也是小平邦彦之于霓虹。

他的讲课能力,导致他去哪里,哪里未来就能成为华国数学的中心。

这就是大师的能力。

所以庆幸吧,庆幸这样的人才选择回国,而不是在国外。

在这方面我的想法和大众是一样的,该给的待遇给,别又把人给气跑了。

天才要有额外优待。

都拿菲尔兹了,该给的院士就给,别抠抠搜搜的,就因为年纪太小,不给院士,难道院士是看年龄而不是看能力吗?

不过这点我倒是不太担心,林燃只要愿意去燕大,燕大怎麽着都会给他弄个院士的头衔。

燕大有这实力。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去其他高校。

毕竟评院士不完全看实力,和你的『运作能力』也有关系。

要是去申海交大,选择回母校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申海交大在数学院士评选这一块,实力还不如浙大呢。

最后我也有点疑问,那就是燃神为什麽论文清一色往数学新进展上发啊?

他这成果完全能发数学年刊啊。

数学年刊才是最顶级的期刊吧。他前面两篇发数学新进展我能够看做是新人,能发四大就已经很牛了。

但最近这篇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怎麽又是《数学新进展》?」

这是知乎点赞数最高的回答。

而此时的林燃正在和申海交大方面谈最后的条件:

「林博士,您放心,您要是愿意回母校任教,这麽说吧,您伴侣的工作,我们肯定帮忙解决,这个完全没问题,不需要硕士,本科就行。

如果是专科,也勉强可以。」李丛明电话里很客气。

华国第一个菲尔兹,怎麽可能不重视。

因为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不管林燃回不回申海交大,申海交大的数学系教授们都评不到院士。

以2021年增选上的数学院士为例,燕大丶复旦丶华国科学院和浙大。

申海交大别来沾边。

这麽说吧,申海交大的数学院士还要追溯到吴文俊和胡和生。一个是1957年当选的院士,一个是1991年当选的院士。

在2018年申海交大举办数学学院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时候,只有一个老外,讲席教授AndersLindquist是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评院士涉及到要消耗学校资源,就跟修仙结丹要榨乾家族资源一个道理。

而申海交大在数学领域,连有资格结丹的人都没有。

林燃说:「这倒没有。」

(本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