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走,跟咱送礼去!
簡繁轉換

朱允?正要回答,朱植已经站了出来,

朱植梗着脖子道:

“父皇陛下,臣的那几个下人,是臣硬塞给侄儿的,通侄儿不便拒绝,只好收下了。”

朱权也站出来,躬身道:

“禀父皇陛下,臣的那几个人,也是臣硬塞过去的,通侄儿面上过不去,就收下了。”

他们两个大包大揽,将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

朱允?暗自撇嘴,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朱允?心里很感动,急忙躬身道:

“禀皇爷爷陛下,宁王、卫王见臣赈济忙乱,就派了一些人手,协助赈济灾民。臣感激不尽。”

朱元璋看看朱植,又看看朱允?。

相比之下,朱植的性格比较直率,不如?儿滑溜,

其实,是怎么一回事他很清楚,锦衣卫都报上来了。说赈济灾民,也勉强说的过去,毕竟作坊里的工匠都是灾民。

老朱很开心,看到孩子们能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揭发,这让他老怀大慰。

朱权、朱植的人已经撤回来了,他也不打算再深究。

朱元璋扫了他们三个一眼,

“行了,就别互相吹捧了。”

“全都滚吧!”

朱允?四个人齐齐躬身施礼,

“臣告退!”

“快滚!”朱元璋不耐烦地挥挥手。

朱允?和朱权、朱植如蒙大赦,后退几步,转身朝殿外走去。

他们这才发现,透过窗纱的已经是夕阳的余辉,

一个下午过去了!

朱允?也跟着出去,但是心里却十分委屈,

自己清清白白的,什么也没干,就被叫来旁听,

好事一点儿也没有,最后还一起被骂。

自己就是个妥妥的大冤种。

朱元璋和群臣议出了章程,廷议就散了。

朱元璋留下了齐泰,

“拟一份旨意,御史贾镶石构陷皇孙,?琼州府通判。”

他又想到了赐朱允?的弓箭,

“云奇,弓箭还没送过去吗?”

周云奇躬身道:

“陛下,还有一套弓箭缺了箭筒,老奴吩咐司礼监去补齐,今天下午已经送来了,老奴正准备安排人手去送呢。”

朱元璋点点头,

“你考虑的很周全,让人送去吧。”

夕阳西下。

倦鸟归林。

告辞朱权、朱植兄弟,朱允?不急不忙地朝回走,朱允?就在他身后,兄弟两个谁也不搭理谁。

朱允?走的很快,时候不大就将朱允?甩的没影了。

朱允?刚进东宫,夏嬷嬷就迎了上来,

夏嬷嬷满脸担忧,上前低声问道:

“殿下,怎么样?陛下责罚了?”

朱允?有些惊讶,

“你们的消息很灵通啊?我没事的,陛下没有责罚。”

夏嬷嬷开心地笑了,

“没事就好啊!是凉国公府的嬷嬷上午来了,说殿下被弹劾了。”

“老妈当时就去大本堂告诉殿下,却被司礼监的太监挡住了,不让老奴过去。”

朱允?吃了一惊,想到中午看到的几个司礼监的太监。

他终于明白了,原来老朱考虑的这么周全。

看来,今天老朱是想收拾自己的,只是没得逞。

朱允通不由地暗生警惕,

老朱最在意的,是他亲手建立的秩序,他不喜欢别人破坏他的秩序,

所以皇子违禁经商,被他严厉地惩罚;

自己涉嫌经商,他就大张旗鼓地询问。

以后再做事一定要小心了,和老朱的秩序冲突,就等于和老朱冲突,

现在的自己,还没有和老朱硬刚的本钱。

回到长安宫,朱允通发现宫门口堆积了不少新鲜的竹子。

“这,哪里来的?”

“殿下,是宫外蓝九和护卫送来的。”夏嬷嬷回道,“足足两牛车呢。”

朱允?想起来了,

是自己让蓝九和留意,如果有南方来的鲜竹子,就买一些送进来。

没想到,这个夯货竟然买了这么多。

朱允?叫来两个年轻的太监,

“一个人扛几根,跟本王走。”

又叫来文来福,

“去通知太医院,把这些鲜竹子全部拉走,送给他们了。”

他要鲜竹子,是要做竹沥用的。

竹沥是大寒之物,哪用的上这么多。

放自己这里慢慢就干燥浪费了,冬季上火的人多,就给太医院治病救人吧。

朱允通没有进殿,带着两个小太监就要走。

文来福急忙追着问道,

“殿下,您这是去哪里?”

“本王去后宫,给卫王送礼!”朱允?笑道。

鲜竹子就是给朱植的母亲找的,

韩妃入冬就身体不好,早该去探望了。

今天大殿,朱植仗义执言,大包大揽。就凭这一点,朱允都要亲自去一趟。

朱植和朱权分别后,一路小跑朝家里冲。

母亲肯定在担忧自己,要早点告诉她好消息,自己没什么事,侄儿也没事。

刚进院子,就听到里面传来咳嗽声,廊下有宫女在熬药。

他的喜悦瞬间没了,母亲病了?

朱植急忙冲进殿内,看到母亲坐在窗前,捂着嘴正轻声咳嗽,

妹妹含山坐在一旁,神情忧虑。

朱植快步上前,担心地问道:

“母亲,又不舒服了?”

含山轻叹一声,

“御医说是肺有火,开了方子。”

朱植皱眉道,

“一个冬天了,老说肺有火。这帮子御医,行不行啊?”

韩妃抬起头,轻声道:

“植儿,不许胡说。

“只是去去火就行了,没事的。”

朱植嘟囔道:

“说是要竹沥,可是京城都没有鲜竹子。派人去南方,你又不敢,怕陛下怀疑咱们另有所图。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他拉了个锦凳,在母亲身边坐下,劝道:

“母亲,还是请李院判来一趟吧,这老是犯,咳嗽起来多难受啊!”

韩妃轻轻摇了摇头,

“没事的,过了冬天就好了。”

~

接着,她就问道,

“殿上如何?”

不等朱植回答,含山就庆幸地说道:

“幸亏咱们退了份子,不然今天你就倒大霉了。真是巧啊!”

朱植笑道:

“通侄儿没事,我也没事,那个弹劾的御史像是要有事了。”

韩妃很惊讶,

“陛下偏袒了你们?”

朱植将殿内的事说了一遍,讲的眉飞色舞。

最后还笑道:

“朱允?捐的钱,通侄儿说是‘东宫捐的,我看朱允?的脸都青了。”

几个人都笑了,

朱允?的话让人挑不出礼,可是朱允?、太子妃可就白忙活了。

韩妃十分惊讶,

“没想到,?儿竟然轻松地化解了。这可是御史的弹劾啊!我还以为陛下会申斥他,然后将作坊收归皇家。”

韩妃连声赞叹,

“这孩子,思虑的太周全了。”

想到作坊的东西那么好用,后宫的妃子宁肯自己掏腰包,也要买到。

这还是独家生意,韩妃后悔了,

“早知道如此,那份子就不退了。”

本以为远离灾祸,没想到把一座金山给扔了。

韩妃后悔莫及。

朱植安慰道:

“等明年我就藩了,咱们就有钱了。明年冬天,我派人去南方给你买新鲜竹子,买几船运回来。”

含山白了他一眼,

“买那么多,你开铺子卖竹沥呢?”

韩妃笑了,揉了揉儿子的脑袋,轻声道:

“行呀,明年就靠植儿了。”

母子三人正说着话,嬷嬷来禀报,

“娘娘,三殿下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