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朱允炆的养望
簡繁轉換

冬夜静谧。

寒风凄冷。

一轮圆月,几点寒星。

京城还在梦中酣睡。

朱允通已经在演武场开始练箭。

周云海来了,也带来了教导箭术的师父公孙明,还有练箭的一套用具。

周云海还介绍道:

“公孙先生曾是禁军的弓箭总教头。”

朱允?十分高兴。

本以为要过几天才能学箭,没想到昨天说的,今天就开始了,老师还是箭术高手。

心中也不由地感慨,这就是皇家!

只要想学,都是顶级的资源、最好的先生。

先学的是箭术,周云海去了亭子喝茶等候。

公孙明十分热情,话也多,讲解详细,且不厌其烦。

和周云海的冰冷、说话剪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

公孙明自己说,他们两个都属于司礼监,关系还挺好。

公孙明教了弓箭的入门要领,

看着朱允?射了几箭,就连连夸奖,

“殿下聪慧!掌握的太快了,咱当年学这么多,可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还老被师父骂。”

朱允?看着光秃秃的箭靶,羽箭不知道被射去了哪里,

他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公孙明却一本正经地说道:

“殿下,刚入门的时候,掌握要领,握弓、放箭的姿势一定要对,至于准头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又看着朱允?练习了片刻,公孙明告辞了。

周云海拿起军刀,却说道:

“公孙明说的是对的。”

朱允?疑惑地看着他,哪句话是对的?

公孙明一个早晨的话,比周云海七个早晨的话都多。

是夸本王聪慧的那些吗?

挥起刀,周云海又停住了,补充道:

“练箭,先别管准头,掌握姿势和要领。”

朱允?这次听明白了,点点头,

“是!”

今天周云海一改常规,连着教了两招新的式子。

加上练箭占用的时间,今天练武足足比过去拖堂了近一个时辰。

练习结束,周云海该回去了。

朱允?却察觉,周先生欲言又止,

于是静静地站着,等他说话。

最终,周云海叹了口气,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刀势有起就有落,起的时候杀的痛快,落的时候也要静心凝气,要沉得住。”

朱允?拱手道: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周云海也走了。

朱允?看着他远去,总感觉他话里有话。

先生说的似乎不仅是刀术,更是在暗示,如果跌进谷底,就要学会隐忍,要沉得住气。

联想到昨天,

似乎大家都知道,唯独自己还蒙在鼓里。

这种滋味很不舒服。

朱允通拿起刀,又狠狠地练习了几遍,汗将练功服浸透了,腰酸背疼,几乎拿不住刀,他才停止。

身体累到了极限,他几乎一步一步挪回宫殿,

但是心情好了很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东方隐约有了亮光。

朱允?沐浴更衣,用了早膳就去了大本堂。

等他走进教室,朱权、朱植他们已经在后面了。

朱允通去了后面,大声道:

“早啊,各位王爷!”

朱权、朱植纷纷笑道:

“三殿下安!”

几个人在后面闲扯起来。

因为昨天的撤去份子,众人还有点尴尬,

扯了几句犊子,都彻底放下了,毕竟都还在玩耍的年龄。

朱植开始吹嘘昨天马球的战绩,最后不忘邀请朱允通,

“以后能骑马了,跟我们去打球,很刺激的!”

一直到先生来了,几个人才回到座位上。

朱允?注意到,朱允?竟然没来。

上午是阎思文的课,学生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朱允?却照样我行我素,

阎王在上面细述圣人一句话中的微言大义,他在下面琢磨着出宫之后的安排。

此刻。

朱允?也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郡王的仪仗已经准备妥当,朱允?一身半旧的常服。

他今天请了一天的假,现在要去应天府衙门。

他要亲自送去捐的银子。

昨天,他问了黄子澄捐银子的事情,黄子澄的建议是必须捐,

做人是要讲信誉的。

同时,黄子澄也建议,这么一大笔钱不能无声无息地给了,要借机扬名,

送钱的路上要大张旗鼓,让百姓知道殿下对灾民的善意。

吕氏送出了大殿。

朱允?躬身告别,

“母亲,孩儿去了。”

“去吧,早去早回。”吕氏颔首道。

钱嬷嬷上前撩起了帘子。

“殿下,请上轿。”

朱允?躬身进了轿子。

钱嬷嬷拍拍轿杆,

“起轿!”

仪仗举了起来,乐师吹吹打打,一路向东华门走去。

队伍的中间,太监们抬着一箱一箱的银子。

吕氏本可以给宝钞,但是她决定给银子。

既然要给儿子养望,积累声望,还是白银更让人喜爱,

招摇过市的时候,也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长安宫。

在一个偏殿,几个老人乱做一团。

凉国公府来了一个嬷嬷,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殿下被御史弹劾了!

还带来了弹劾的抄本,凉国公希望殿下早做准备。

夏嬷嬷来不及看抄本的内容,一把拿过,快步冲出了长安宫,一路跑向大本堂。

眼看到穿过前面的月亮门,过去就是大本堂了。

两个太监拦住了她的去路,

“此处不许通行。”

夏嬷嬷客气道:

“两位公公,咱是长安宫的,去找殿下。”

一名太监摆摆手,

“嬷嬷,咱奉了陛下的旨意,上午不许任何人去大本堂,以免打扰先生的教学。”

夏嬷嬷绝望了。

陛下怎么下了如此奇怪的旨意?

......

今天上午就要处理弹劾的事情?

她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

消息传不进去,殿下会被打个措手不及的。

站在月亮门前眺望,视线却被一群桂花树挡住了,完全看不到里面。

在月亮门前徘徊了一阵子,守门的太监不断驱赶,

夏嬷嬷只好悻悻而归。

看到夏嬷嬷无功而返,众人都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唯有文来福很冷静,他咳嗽一声,一字一句地说道:

“各位,各忙各的去吧,殿下自有安排。”

夏嬷嬷深吸一口气,想想殿下表现的沉着和稳重,也说道:

“咱也相信,殿下早有安排!”

两个领头宫人的话,成了众人的定心丸,众人慢慢冷静下来,各自忙碌去了。

即使有人心里焦躁不安,也都压抑了下来。

皇宫外,群臣聚集,都在等着上朝。

人群外的一个角落,黄子澄在和一个微胖的年轻官员低声说话。

黄子澄得意地问道:

“齐兄,奏折看了吧?怎么样?”

齐泰小声道,

“终究还是个孩子,才十三岁,就这么弹劾是不是太狠了?”

他在兵部任职主事,

但是没有在东宫的詹事府兼职,

他对东宫的了解,主要来自平日黄子澄的讲述,

受黄子澄的影响,他对朱允通的印象很糟糕,

那就是个顽劣、狡诈,不尊重母亲,也不敬重兄长的熊孩子。

昨晚他看到了黄子澄送去的弹劾抄本,惊叹其行文的狠辣,

如果罪名坐实,朱允通这次要倒大霉了。

陛下对皇族要求严格,不许皇子皇孙经商,秦王,周王甚至因违反这条禁令,付出惨痛代价。

但是,他也坚持认为用御史弹劾的手段,来对付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手段过于猛烈了。

黄子澄摇摇头,坚持己见道:

“齐兄,这和年龄没关系。他已经涉及了东宫的安危。”

齐泰没再和他争辩。

事情已经涉及到争储,他不愿意卷入太深,

只是最后提醒道:

“老兄,太子即将回京了!”

要是太子知道你整他的儿子,岂能放过你?

黄子澄低声笑道,

“所以,咱现在发动。等太子回来,早就尘埃落定了。

“到了那时,太子会理解咱的一番苦心的。”

齐泰没再说话。

奏折昨天都交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等着陛下圣裁吧。

天光放亮。

宫门缓缓打开。

官员开始按照班次排队,

齐泰和黄子澄互相拱拱手,进入了队列。

官员鱼贯而入。

新一天的争斗开始了。

蓝玉握握拳头,大步进宫。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上午就突然发难。

通知的嬷嬷应该进宫了吧?

希望?儿现在已经有了准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