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扛造
簡繁轉換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日眨眼过去,经营西域的大计正式开始。

迁徙总人口,多达六万馀,勉强达到了县级人数,数月来的谋划丶布局,这一刻,彻底显现出来。

一切井然有序。

李青丶杨彩丶李时珍,以及大量临时徵调而来的卫所兵,携带大量给养,进军西域……

远远望去,浩浩荡荡。

知道的是人口迁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仗去呢。

十馀日之后,出嘉峪关,继续一路向西……

考虑到降雨量因素,以及持续恶劣的气候,李青并没有过于深入,出嘉峪关之后,仅又行了十馀日便停下了,准备就地建设。

此地虽出了关,却仍属于嘉峪关的势力范围,严格来说,还不算西域地界儿。

见李青这般安排,就连做足准备吃大苦的杨彩,也不禁愕然。

李时珍更是不理解,说好的建设西域呢?

「侯爷,你确定是在这里扎根?」杨彩都不自信了,「不是说……建设西域吗?」

「这就是在建设西域!」

李青说道,「此地开荒,尚能达到耕种条件,最起码种植永乐豆丶宣德薯不是问题,必须有安身立命之根本,才能让百姓真正扎根!」

杨彩茫然看向李时珍,李时珍比他还懵,看之前那架势,大有奔袭上千里,直插西域内部的态势,眼下刚出关十馀日……

李时珍问道:「侯爷你……认真的?」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道:「我啥时候在政事上开过玩笑?」

「可你……」

「之前那般,主要也是为了考验百姓去西域的决心,预期足够低,抵达真正目的地时,喜悦感才足。」李青笑着看向杨彩,「怎麽样,是不是很惊喜?」

杨彩乾笑笑:「惊喜,惊喜……」

确实惊喜,可又不那麽惊喜,因为此地严格来说,还是属于甘.肃地界儿,如此一来,西域布政使这个职位……怕是不好混了。

李青知他心中所想,说道:「以此地为根本,逐步向西域辐射,才是成功的不二之选,真让你和这数万百姓空降西域中心地界儿,对你丶对百姓,是祸非福。此外,你大可放心,新县虽是县,却享受州府待遇,等你真建设成了州府,它则享有宣慰司的特权。」

「这……当真?」杨彩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

李青淡然道:「国之大事,岂能儿戏?」

李青取出地图,铺在地上,说道:「此地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北有黑山,南有祁连山,未来,这里将成为通往西域的最大门户,同时,也会是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距离哈密已经算很近了,同时,离关内也不算远,是关内外沟通的桥梁枢纽……」

经过李青讲解,杨彩这才释然,乾笑道:

「侯爷您要是早说,下官至少还能多动员两万百姓。」

李青说道:「到底是背井离乡,我如此那般,也是怕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正所谓宁缺毋滥,如若不然,一旦百姓返乡情绪爆发,朝廷的投入与建设,可就全打了水漂。」

杨彩缓缓点头,由衷道:「还是侯爷思虑周全,如若在此地扎根,百姓指定格外开心,也万难有返乡的可能,对他们来说,在这里跟在大明区别不算大,侯爷高见……」

李青没理会马屁,认真道:「百姓刚来,还处在人生地不熟阶段,你要多些耐心,多些宽容。」

「是,侯爷放心,下官知晓民情汹涌的厉害。」杨彩郑重点头。

李青吁了口气,说道:「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先建设好这里,再往西域扩张,前期朝廷会给予建设方面的支持,后续,朝廷会给予扩张方面的支持,有困难找朝廷,只要合理,只要能更好丶更高效的往西发展,朝廷会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但同时,你也要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

「下官明白!」杨彩恭声道,「朝廷的付出必须要有回报,下官不敢说什麽大话,但可以保证,不让朝廷花一文冤枉钱。」

李青微微笑了,道:「杨知县果然是聪明人。」

杨彩恭维道:「机会不等于结果,下官一直都明白,也从未痴心妄想,侯爷能给下官这个机会,便是天大的恩德,岂敢不尽心竭力?」

李青微笑颔首:「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从现在起,你的政绩只属于你,没有人能分瓜走你的政绩,你的付出,既是为国为民,也是为了你自己,好好干,功劳全是你的。」

「是,谢侯爷提携。」

杨彩面孔涨红,深深一揖。

李青扶起他,道:「临时调度的物资还是有限,远不足以支撑六万馀百姓建设家园,我要回朝廷一趟,与皇帝说明情况,好让朝廷加大拨款力度。」

顿了顿,看向李时珍,道:「你要不要现在回去?」

李时珍微微摇头:「下官还是不急着回去了,侯爷交代下官的事,还没尽善尽美呢。」

经上次李青建议,李时珍也觉得辞官一个人着书,远不如借用朝廷资源修着一本旷世奇书,便也没了迫切辞官的心理。

李青轻笑颔首,朝杨彩道:「此地距离关内并不算远,我的赶路速度,以及在朝廷的话语权,你当也知道一些,不必节衣缩食什麽的,抓紧动员起来才是正理。」

杨彩颔首称是,诧然道:「侯爷不会这就要走吧?」

李青反问道:「怎麽,刚开始你就没信心了?」

「自然不是,下官只是觉得侯爷未免太过辛苦了,这才刚结束赶路,侯爷就又要远赴千里进京,实在是……令下官汗颜啊。」杨彩苦笑道,「侯爷进京是为了下官方便,下官要是这点都不明白,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这番话既有恭维的成分,也发自内心。

仅是亲眼所见,李青的高强度工作部署,就令他心惊,简直跟铁打的似的……

李青笑了笑,说道:「等我见了皇上,会跟你说一下你这个人,顺便给你升到五品。」

说着,拍了拍杨彩袍服上的补子,道:「过不久,就是白鹇了。」

杨彩怦然心动。

实没想到永青侯会这般快兑现承诺,嘴上矜持,内心却巴不得李青立马进京。

李青没让他失望,又与李时珍说了几句,便转身离去……

望着离去逐渐消失的身影,杨彩惭愧道,「只可惜,我大明没有良驹配得上侯爷,不然,侯爷也能轻松不少。」

李时珍说道:「良驹哪里及得上永青侯。」

「呃呵呵……也是哈。」

京师。

或许是赈灾期间太过忙碌,走的地方过多,虽只隔了一年没回来,李青却有种离开许久的感觉。

太子立了,财政危机解除了,热火朝天的争论也停歇了。

时下的大明朝廷,又恢复了平静,可这平静也才刚开始,就听到了李青回京的消息。

群臣也都有些疲了,也就骂一句:这狗日的可真扛造。

乾清宫中。

君臣相对而坐,太子打横作陪。

李青匆匆说了些这一年来的见闻,皇帝大多也知晓,对具体详情也不怎麽意外,太子朱载坖却是惊心动魄。

尤其听李青说到大地吃人,刺眼白骨等字眼儿,更是面色发白,满脸不可置信。

「如此盛世,一场大地震竟有如此破坏力,实在是……」朱载坖喃喃半晌,也没表达出个所以然来。

朱厚熜一针见血的说道:「盛世是盛世,脆弱也是真脆弱。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这点,唐玄宗已经生动的演绎过了。不要只着眼于鼎盛,越是鼎盛,越容易衰落,且一旦衰落,往往一泻千里,一发不可收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这个道理。」

「父皇教诲的是。」朱载坖讪讪道,「儿臣明白,儿臣只是……」

「知而不行,便是不知。」朱厚熜打断,轻哼道:「书也没少读,道理也都懂,却不见你如何学以致用,什麽四海承平?什麽芥藓之疾?臣子这样说,你就这样信?」

「儿臣……知罪。」

朱厚熜平时还算温和,今日突然严厉,主要还是因为李青当面,觉得儿子让他丢人了,故才说话重了些。

李青没有进一步让太子难堪,轻松转移了话题:「知而不行,便是不知……嗯,皇上这话耳熟啊。」

朱厚熜怔了下,继而老脸一红,转而道:「还是说说经营西域的事吧。」

李青没有再打趣,转而聊起政事。

人口,建设,大局部署,政治意义,百姓情绪,文化宗教……

朱厚熜也不时指出问题,李青有时认可,加以补充,有时反对,道出弊端……

朱载坖根本跟不上节奏,甚至都没听懂二人在说什麽。

每个字丶每个词都听得懂,组织成一句话就让他费解了,两人说话太快,话题跳跃性太强,还能抽空说笑两句……

搞得朱载坖头都大了。

不过,朱载坖有一点还是挺明智的,期间,十分安静。

一句话都没再说。

因为他明白,在这两人面前,随便一句话就能暴露他的无知……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