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支教
簡繁轉換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乾清宫。

随着父子进来,百无聊赖的李本总算有了精神,连忙行礼道: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太子千岁。」

「免礼。」朱厚熜走至御案前落座,轻轻道,「赐座。」

边上的小太监忙去搬来锦墩,先给太子殿下,再给李本,接着,知趣地退了出去。

李本谢坐,作聆听姿态。

朱厚熜沉吟道:「自科举制度建立至今,千馀年来,数学从不在科考之列,因此,虽不是冷门之学说,可想要普及,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皇上圣明。」李本趁着皇帝说话间隙,奉承了句。

「普及数学,势在必行,可这不是一道单纯的旨意,就能完美推行。」朱厚熜平静道,「且不说学生,学塾授课的先生也不一定全都懂数学,如此情况,李卿可有高见?」

「皇上所虑极是,这的确是个问题。」李本称是,却没下文。

朱厚熜见老家伙不上套,只好说道:「朕倒是有个法子。」

「请皇上示下。」

「朕以为可在翰林院丶国子监做文章,李卿以为然否?」

李本缓缓点头,恭声道:「皇上圣明,此策甚妙,臣以为大为可行。」

一边,朱载坖露出恍然之色,问道:「父皇,您的意思是,让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人先学习数学,之后再下地方去教书?」

朱厚熜没说话,瞧了李本一眼。

李本接言道:「殿下英明,这许多数学书册,就是臣联合翰林院丶国子监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期间,这许多人相互交流丶学习,如此才真正吃透这自先秦至大明数学理论,并对其做了分门别类……让翰林院丶国子监的人做推广普及,最为合适。」

朱载坖微微点头,嘴角缓缓牵起一抹笑意。

终于分析对了一次。

却听李本继续道:「翰林院丶国子监,是朝廷储才之地,自不能长此以往地下地方做教书先生,且不说这些才子心生不满情绪,也影响朝廷取才,如此,只为解一时之急,皇上此举意在利用翰林院丶国子监的影响力,引起我大明子民对数学的重视……」

解释完皇帝的两层用意,李本话锋一转,道:「因此,国子监和翰林院下地方普及数学只是一时,这个期限不能太长,且还要照顾好这些人的情绪,还要适当做出优待……」

最后这句话,名为太子解释,实则是向皇帝讨价还价。

李本明白皇帝私下召见他,自然是因为不方便在公开场合说,毕竟,这是个得罪人的政策。

得罪人的政策怎能出自皇帝之口?

只能是他李本上疏,然后皇帝仔细考量之后,予以允准,如此,才能矛盾转移。

都要退休了,李本不太在乎得罪一些人,可要说一点不在乎,那也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翰林院丶国子监的这群笔杆子喷起人来,其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强。

李本不介意得罪一下徐阶,却不敢得罪死这群笔杆子。

上疏可以上,但也不能让这群笔杆子太吃亏了,不然,一人写本小说编排他一下,都能让他李本晚节不保。甚至死后留骂名。

这哪儿行?

朱厚熜自然知道李本的『私欲』,缓缓道:「李卿言之有理,下地方普及数学,自不比在京师读书丶修书来的舒服,朕怎好不予以优待?」

沉吟了下,朱厚熜给出承诺,道:「下地方读书的翰林丶监生,在享受原有待遇的基础上,再每人每月额外发放二十两俸银,此外,未来朝廷取才,也会优先选取下地方普及数学之人,取得成果优异之人更会被排在前面。」

「皇上圣明!」

李本起身下拜,虔诚而真挚。

朱厚熜摆了摆手,说道:「李卿还要再辛苦一段时间,先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大肆普及,等出了成绩,再退养不迟。」

顿了下,「我大明立国近两百年,文正谥号屈指可数,弘治朝李东阳大学士,虽也得此谥号,可依朕看来,你这个本家远不如你,李卿之功劳煌煌史册自会载之,未来自有人颂之,卿不负国,朕不负卿。」

这段话,朱厚熜说的极其认真。

李本大受触动,瞬间热泪盈眶。

虽退休时间又被延后了,可李本却没有丝毫不开心。

「大明有皇上,社稷幸甚,百姓幸甚,臣纵肝脑涂地,亦心甘情愿。」

朱厚熜微笑颔首,招了招手:「上前来。」

「是。」李本轻轻擦拭眼角,缓步上前。

朱厚熜从御书案的抽屉中取出一个小瓶子,玩笑道:「这是你本家给朕的养生之药,爱卿劳苦,拿去补补身子吧。」

十馀颗丹药而已,不值几个钱儿,况且李青就在京师,让他捎带手再炼一些便是了。

「啊?这……这太贵重了。」李本受宠若惊,眼眶再次湿润。

朱厚熜故作不满,冷哼道:「不可推辞!」

「是,臣谢皇上隆恩。」李本双手接过,恭敬再拜……

待李本离去,朱厚熜淡然道:「可懂了?」

「儿臣懂了。」朱载坖心悦诚服,「这便是父皇说的在私欲上做文章。」

「嗯,还算孺子可教。」朱厚熜微微点头,忽然扬声道,「来人,着徐阶觐见。」

朱载坖愕然。

「父皇,此事一个李本还不够?」

「当然够了,召徐阶来是为另一件事。」

朱载坖微微点头,想问具体,又想到父皇的『多看』丶『多听』丶『多学』,便忍住了。

父皇既然让他参与,就不会藏私,心浮气躁只会让父皇失望。

朱厚熜微不可察地露出一抹满意之色,转而道:

「李青会在京师小住一段时间,闲暇之馀,你可去拜访一下。」

闻言,朱载坖心头更是振奋,同时也涌出浓浓的感动。

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是极其矛盾的,既是父子,也是敌人,没有几个帝王会纵容太子结交大臣,而李青这样极端特殊的人……

说一个顶得上内阁 六部尚书,都不算太夸张。

这是多麽大的信任?

想想已故的大哥,朱载坖更觉自己这个太子实在太幸福了。

朱载坖哑声说:「父皇苦心,儿臣百世难报。」

「老子养儿子,天经地义,不图你报答什麽,真要报答,未来做了皇帝,好好治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载坖重重点头,这一刻,与父亲亲近之感,达到了顶点。

父皇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父亲。

朱载坖努力平复好心情,也没了诸多顾忌,直接问道:「父皇,儿臣需向永青侯讨教什麽?」

你连我教你的东西都没吃透,还向他讨教……朱厚熜哑然失笑,说道:「不用讨教什麽,你去见李青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风向,也是最大政治资本!」

朱载坖称是,一时豪情万丈。

朱厚熜将儿子的神情尽数收入眼中,心头也稍感欣慰,总算是建立起了信心。

相较于愚钝,不自信,扛不起事才是大忌。

如今,可算是有了储君的风范……

「皇上,内阁徐阶应召觐见。」小太监缓步进来,恭声禀报。

「宣。」

少顷,徐阶进殿,见太子也在,不禁稍微诧异。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太子千岁。」

「免礼。」

朱厚熜指了指李本坐过,还没撤下的锦墩,「坐吧。」

徐阶起身谢坐,心情忐忑。

皇帝私下召见,大多没有好事,这几乎是个铁律。

果然,皇帝只一句话,便让徐阶大惊失色。

「江南之富冠绝天下,仅一个南直隶的赋税,便占我大明总赋税的三成,单论商税,更是一半不止,如此情况,徐卿可有良策?」

徐阶自然知道皇帝不是真的问他良策,只是试探他的态度。

徐阶硬着头皮道:「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省有各省的实情,江南之富非我大明一朝之国情,南直隶意义重大,亦是我朝太祖龙兴之地,昔年成祖迁都顺天,亦未曾削减南直隶,皇上……三思啊。」

要搁平时,徐阶绝不会,亦不敢如此说话,可此事牵扯太大了。

朱载坖十分惊愕。

既惊愕于父皇之语,又惊愕于徐阶之语。

虽然徐阶说十分委婉,很有分寸,可拒绝之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两京一十三省……」朱厚熜笑了,「徐卿说说,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有哪些?」

徐阶默了下,如实道:「南直隶丶北直隶,山东丶山西丶河南丶陕西丶浙江丶湖广丶云南……」

朱厚熜笑了笑,道:「照徐卿这麽说,甘肃算什麽,辽东算什麽……」

「……皇上恕罪,微臣一时口误,只以为皇上问的是大明十三个布政使司,故此,不够全面。」徐阶悻悻然道。

「只你以为?」朱厚熜呵呵笑了,「大明这样以为的官员何止你一个?两京一十三省……我大明从来不只有两京一十三省,祖宗打下的这偌大江山,怎麽到了你们嘴里,就只有两京一十三省了?」

徐阶既委屈,又愤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皇帝如此扣帽子,就是浑身是嘴,又能如何?

徐阶一味请罪,不敢有丝毫辩解……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