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警觉
簡繁轉換

吊唁,封棺丶下葬……

一切按部就班。

只是有些时候,李青还是会在清晨醒来时,微微仰起脸,透过打开的窗户去看院门,院门没有被敲响,六字真言也再没有响起……

其实,他看到的只是永青侯府那冰冷的大门。

事实上,小两百年过去,现在的侯府大门也不再是当初的大门了。

永青侯府虽还是那个永青侯府,保留着基本面貌,可里里外外却都充斥着修缮后的痕迹,看似没有变动,实则早已『焕然一新』。

李青少了很多娱乐活动,没有再去听曲儿丶听戏丶听说书,除了给李信调理身体,更多时候要麽钓钓鱼,帮李雪儿修行丶聊聊天,要麽翻看一下永乐大典,再要麽就是躺着……

李青从不是个勤快的人,他一直是个懒人,甚至懒得娱乐。

时间如水,滚滚而去……

夏去秋来,天气逐渐转凉,李信先人一步,早早穿上了厚实暖和的衣物,也坐上了朱厚照样式的轮椅。

李信打小就不喜欢读书,十六岁起就跟着爷爷进了大明水师,自此开启武将生涯,这临了临了,倒是喜欢上了读书。

当然了,读的不是什麽经史子集,而是父亲的着作……

李青知道他在担心什麽,安慰道:

「不必担忧李家子孙的未来,所谓的肢解李家,也只是如汉武帝推恩令那般更平均的分一分家产而已,虽说李家人丁兴旺,可相较于李家掌握的财富,绝对能让每个人以及其后代,锦衣玉食的生活下去。」

「李家的钱,不会直接捐献出去,而是经由李家人花出去,以促使经济更好的流通……」

捐献给朝廷,再由朝廷下拨,反而不如『民间挣钱民间花』来的高效。

富人花钱是最好的活跃经济的方式,甚至没有之一。

其实,早在宣德朝,李青就尝试过『推恩令』,不过失败了。

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刚经历过永乐朝的『劳民伤财』,百姓相对穷苦,且大明刚进入休养生息阶段,正是人口大爆发之际,没钱分 分的人太多,导致推行不下去;二是,资本还处于萌芽阶段,强行推动的话,对工商业极其不利。

基于此,李青没有坚持,选择了顺应世情。

如今不一样了,又一百数十年下来,大明的物质财富丰富了太多太多,且人口增长也进入平缓期,加之普及教育的持续发力……

再有数十年的功夫,长子继承家业的意识形态,也将不再坚不可摧。

到时候再旧事重提,抵触心理自然大大降低……

此外,若放任李家这麽富可敌国下去,定然影响大明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一潭死水的情况。

这是李青不愿看到的。

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都需要流动,流动才会带动发展……

李青说道:「挣钱的是李家,花钱的自然也当是李家才公平,我不至于大公无私到那个份儿上。」

李信则是有些汗颜,叹道:「可惜啊,一群兔崽子根本不懂得感恩,唉……。」

李青哑然。

「不需要感恩,我希望的李家,你父亲丶你小姑已然超额完成,若说报答……他们兄妹也已报答过了。李家现在扮演的角色,就是我期望的,至于未来……奋斗了这麽年,这麽多代人,也是该享受享受了,再奋斗下去……别人就没活路了。」

李信默默点头。

「太爷,您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你说。」

「李家如此可以通过分散财富的方式解决,大明如此,又当如何?」

李青笑了,「自然是改革。」

李信又看了眼手中书籍,摇头道:「不可能的,大富怎可能与穷苦百姓平均?」

「自然不是平均,而是采取相对合理的分配方式。」李青说道,「其实,你父亲留下的这几本书,你根本就没看懂,当然了,这不是你的问题,放眼大明,能读懂的也不多。」

李信知道自己的斤两,乾笑笑,没有反驳,转而道:

「太爷,我现在还好,您趁着空档可以做些其他事。」

李青好笑道:「我能有其他啥事儿?」

「武当。」

李信说道,「出海这麽多年,回来之后不是为国事操劳,就是为我们操劳,您还没回去看过呢。」

李青默了下,轻轻摇头:「我这个大师兄不称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晚些再去没什麽影响。」

「我真没多大事儿,至少年前这段时间……」

「好了,我行事什麽时候轮到你指手画脚了?」李青没好气道,「不该你操的心不要操,你顾好你自己就成。」

李信讪讪称是。

李青瞪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太爷你去哪儿?」

「去钓鱼。」

「……」

~

打窝,调漂,挂饵……

李青无形中又多了一种技能,李家餐桌上顿顿离不开鱼,煎丶烤丶蒸丶炸丶煮……虽然府上的厨子厨艺精湛,可也架不住整天吃,吃的嘴里一股子个鱼味儿。

渐渐地,孙子们都开始偷偷点外卖……

见此,李青便将钓的鱼又给放了,不过还是整日钓鱼,实在是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了。

一个马扎,一支鱼竿,就能打发无聊时间,还能享受到难得的清净……

李宝正式接手了李家,现在可是个大忙人,许多时候一走好些天都不回家一趟,游走在李家各个产业。

由于之前秦淮河上一事,一众孙子行事愈发低调了,生怕步『六哥』『八弟』的后尘,当初以为是李老太爷的授意,现在都明白是惹着了活祖宗,自然安分守己。

平淡的生活如池塘的水,偶有风起,才泛起一丝涟漪。

中秋圆月夜,李信没忍住贪了杯,幸好李青就在边上,才没酿成悲剧。

不过李青也没怪他什麽,只是让他不要学曹国公。

李信听不明白,李青也没解释。

中秋之后,气温进一步下降,李信再次先人一步穿上了棉衣……

随着大雪降下,时间来到隆庆四年的最后一个季度。

度过太多春秋的李青,仍觉时间过得真快,潜意识里都还以为是嘉靖的时代,现实却是离隆庆五年仅有一线之隔。

「可能是不断重复的生活,才会这样……」

李青丢下鱼竿,开始尝试走出家门,打破这种规律,好让时间慢一点。

不过他也不是一个人出门,带上了李信,也带上了李雪儿。

木轮椅很方便,长辈推着,晚辈坐着,逛逛早市,看看麦田……悠哉游哉。

~

「又要过年了。」

朱厚熜立在檐下,感慨时间过得真快的同时,也有些奇怪,自语道,「不应该啊,按道理说,李青也该来了啊。」

黄锦想了想,说道:「永青侯李信年岁大了,李青可能是因为他才分身乏术。」

「倒是忘了这个……」朱厚熜缓缓点头,叹道,「岁月当真不饶人,都老了啊……」

「太上皇还不老。」

「呵呵……也就你这麽说。」朱厚熜失笑摇头,「都一脸褶子了,还不老呢。」

黄锦乾笑道:「皇上还未花甲之年呢,日子长着呢。」

「现在不是,马上就是了。」朱厚熜苦笑着说,「不说长生,世间又有几人长命百岁?」

黄锦挠挠头,道:「不是还有李青的嘛。」

朱厚熜「嗯」了声,想了想,道:「黄锦,要不咱们再下一次江南吧?」

「啊?」

黄锦一惊,继而讪笑道,「这时节……江南也没什麽好的,不若来年暖和了再去吧?」

说话间,见皇帝龙辇驶来,黄锦忙转移话题:「太上皇,皇上来了。」

「我眼又不瞎。」朱厚熜没好气道了句,眉头微微皱起。

明白儿子已经察觉到了什麽,这让他既欣慰,又忧虑。

少顷,龙辇停下。

朱载坖走下来,快步上前,一边说着:「父皇,这大冷的天儿,当心龙体。」

「我还没那麽娇气……」朱厚熜吁了口气,淡淡说道,「不在乾清宫,来我这儿做甚。」

「呃呵呵……也没什麽,只是好几日没向父皇问安了,今日来看看。」朱载坖乾笑道,「外面冷,还是进殿说吧。」

朱厚熜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大殿,朱载坖跟上。

黄锦没跟进去,学着主子立在檐下,兀自感慨了阵儿,其实也没感慨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有点想李青了。

殿中。

「父皇,儿臣想请教您一件事。」朱载坖语气认真,神色肃穆。

「你说。」

「您怎麽看待海瑞这个人?」

朱厚熜神色一动,接着,神色如常的说:「怎麽突然问起海瑞了?」

「也没什麽,只是问问。」

其实,朱载坖也不确定,他还没有明悟真相,只是察觉到了不对劲的苗头。

「品格极好,能力极强。」朱厚熜评价,随即好奇问,「说起海瑞,我倒想起来一事,你干嘛不让他主持清丈田亩了?」

朱载坖默了下,道:「儿臣觉得……海瑞这样的官员于朝廷而言,不见得全是好事。」

果然……

朱厚熜暗暗一叹,问:「何以见得?」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