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巡视老铁山
簡繁轉換

第354章巡视老铁山(第1/2页)

这工坊的管事人选,让李原是颇为的头疼。

因为目前的三位工坊负责人。

负责酒坊麻布工坊的翠娘,负责内坊的柳青,还有老铁庄的许秋芸。

都是他李原的妻妾。

这外人实在是不好管理,目前也只能是李原亲自负责。

各房管事的任命下达以后。

李原麾下民政管理的架子,总算是先搭了起来。

以后,领内的各项民政事务,便都由各房管事负责。

政务的管理模式,是李原设计的提案绩效制。

所谓提案,便是各房都可以根据工作需求,提出相应的工作计划。

当然这些提案必须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与预算。

各房管事花了不小的精力,总算是弄明白了这个所谓的提案制是个什么意思。

第二日,李原的桌案上,便收到了厚厚的一摞提案文书。

李原一笑,他没想到这些人动作这么快。

看来各房之间,隐隐的也有比试的心理。

李原拿起这些新出炉的提案翻看了一番,眼睛就是一亮。

第一摞,是政务房李忠的提案,一共有三篇分别为。

【重新丈量青原领食邑耕地面积,调查编写丁口账册】计划用时一个月,预算为150两。

【领内水利工程调查,以及新田开垦规划】计划用时为两旬,预算为八十两。

【青原领新村可建设地点探查】计划用时一个月,预算为一百两。

李原将提案看完则是微微点头,看来李忠的理解能力非常不错。

这么短的时间内,便理解了提案的精髓,写出的这些计划确实都有相当的可行性。

放下李忠的,李原又从一旁拿起了兵事房佐兴的提案。

兵事房的提案共有两个。

其一为,【各营刀矛甲胄整补替换统计】计划时间为十天。预算为五十两

其二为,【全军步骑合练操演】计划时间为七天,预算为银一百两,粮食二百四十石。

佐兴的提案写的甚为详细,甚至包括失败后的军法惩戒。

而且还在提案中立下了军令状。

颇有雷厉风行军中猛将的风采。

李原又拿起了谭云商务房的提案。

却是发现,商务房一次性提交了七个。

包括新增二十辆车驾的采购计划,两条商路的开发。

以及在定州庆州三个县城,新建店铺和货站的计划。

这个所谓的提案制,对于谭云来说几乎是毫无难度,人家运用的是如鱼得水。

最后,营造房钟文秀的提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现在临近秋收,工地上的力夫杂役,很多要返乡收粮。

他们希望府衙能够提前划拨工钱。

总而言之,各房对于提案的使用,都有各自的特点。

李原看完众人的提案,简单的写上自己建议,便又将这些提案发回了镇守衙门。

再由各位管事一起合议,商讨这些提案的可行性,最后再报由李原批复。

这种模式运行了几日之后,众人都觉得效果还不错。

渐渐的也熟练了起来。

李原这套还很简陋的行政系统,总算是走上了正轨。

将各种政务杂事都扔给了各房管事。

李原现在可说是一身轻松。

闲来无事,他便在东乡堡中查看各处工地的进展。

出东门的时候,有个地方却是让李原颇为在意。

在东乡堡东南靠近河边的一片沙地上,这里自发的形成了一个集市。

这事情倒不奇怪。

现在东乡堡内的常住人口,包括兵户与家眷以及工匠,人数已经超过了五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4章巡视老铁山(第2/2页)

此外参与修筑的工匠力夫,也超过了三百人。

这么多的人口自然有大量商品需求。

周围村寨的农户,走村串巷的货郎便在此聚集。

渐渐的,这里便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市集。

每日里都有数十个摊位,售卖着自家产的农粮瓜果各类熟食。

更有一些小本经营的成衣铺和杂货商,在市集出售旧衣和各种工具,可说是非常热闹。

李原对这个自发形成的市集,倒是没什么意见。

只是目前这里无人管理,不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还非常的混乱。

李原下令,让营造房重新将市集修缮一番。

市场的外围修上栅栏,内部则修成一个个带隔断的摊位。

来摆摊的商贩,每日也需要交上五个钱的卫生费。

在由堡内安排人手,负责清扫和管理。

从此这处集市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东乡集】而且规模会越来越大。

最终变成青原县中最繁华的市集。

放下东乡堡的事情。

又在家中休息了一日,李原决定走一趟老铁山。

这一来,是想看看老铁山与老铁庄的近况。

以及评估一下新编练的铁山营战力如何。

这二来吗,李原也是许久未见那位许娘子了。

人家为自己在老铁庄日夜奔忙,自己总归是要过去瞧瞧。

正巧,在东乡堡忙活铁器铺的小丫鬟阿莲,也要返回老铁庄补货,正好跟李原顺路。

李原便带上了一队亲兵奔赴铁山县。

一路无话。

李原再次望见老铁山的时候。

发现这里比上一次来,要改观了不少。

短短一个月。

整个老铁山周边就变的井井有条。

在矿区外围的路口修有木栅,几十人一队的铁山营兵户来往巡逻。

带队的百长,远远便望见了青原伯的旗帜,连忙过来迎接。

并派人赶紧回去通知铁山营的都尉张怀。

在巡山百长的引领下,队伍进入了山脚下的小镇。

没了段家的垄断与盘剥。

这铁山小镇变的繁华了许多。

小镇内人来人往,店铺的生意也兴旺了起来。

大路上停了不少的车驾,都是来铁山镇购买铁料和工具的。

此时正值晌午,李原举目向矿民的窝棚区望去。

只见家家户户都有了做饭的炊烟。

他甚至能看到几个半大的娃子,手中拿着杂粮饼子在窝棚间嬉戏玩耍。

带来这一切的,是青原商会在镇子上新开的铺子。

在镇子东头,便是新建的青原商栈。

此时,正有不少矿民挑着担子,在各自矿头的带领下到商栈出售矿石。

商栈的伙计先检验了一番矿石的质量,然后便放到台秤上称量。

双方确定重量无误后,便给这矿民开具出一张条子。

矿民便可凭这条子,到一旁的钱庄中换到铜钱。

得了铜钱,那汉子便乐呵呵进到了一旁的粮店中,不多时便背着一袋粟米走了出来。

这种景象在铁山镇并不鲜见。

青原商会将收矿的价格,比段家提高了一倍。

而卖给矿民的粮食杂货,价格又低了两成。

这一出一进,让矿民们的生计是大为改观。

手里的粮食能吃饱了。

家里的婆姨,也能买几尺麻布缝件新衣了。

所以这些矿民对带来改变的青原伯,可说是感恩戴德。

李原的队伍路过时,有眼尖的矿民望见了青原伯的旗帜。

都是从窝棚中跑出来跪拜伯爷的活命之恩。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