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安禄山的缓兵之计
簡繁轉換

长安城,大明宫。

辅璆琳从范阳郡返回长安城,他立刻来到宫中禀报情况。

李隆基坐在皇位上开口问道:「辅璆琳,朕让你携带旨意去慰问安禄山,他是否跟坊间传言那样存有反意?」

「陛下,安禄山为了前线战事忙得不可开交,可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接待奴婢,赤胆忠心可见日月,奴婢实在看不出他有何反意。」

辅璆琳信誓旦旦保证安禄山绝无二心。

「好,那你先退下吧!」

李隆基本来都要把安禄山召来长安,可他听到辅璆琳信誓旦旦的保证,入朝拜相解除兵权的计划就此不了了之。

辅璆琳恭恭敬敬退出宫殿以后。

李隆基当即命人烧掉任命诏书,他对着杨国忠和韦见素两人说道:「朕对安禄山推心置腹,他是绝对不会谋反。」

「况且奚人和契丹还要靠他来镇压,朕可以当他的保人,还望两位爱卿不必如此担忧。」

李隆基作为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杨国忠苦于没有证据自然不敢再说什麽。

然而韦见素还想说服皇帝收回成命,他声泪俱下劝谏道:「陛下,安禄山之所以不敢在辅璆琳面前显露反意,那是因为姜天骄率领大军正在塞外草原讨伐契丹。」

「要是等到姜天骄讨灭契丹得胜归来,那麽安禄山再无后顾之忧,届时他肯定会带着三镇将士起兵造反,这是我们消除隐患的唯一机会,还望陛下明察啊!!!」

李隆基听闻此言勃然大怒,他乾脆指着杨国忠和韦见素两人怒骂道:「安禄山只不过是一介胡人蕃将,朕如此推心置腹待他,岂肯藏有异心?」

「当年李林甫也是这样污蔑王忠嗣欲奉太子,朕一时疏忽误中他的奸计,这才不得已解除王忠嗣的兵权,难道这样的事情还要重蹈覆侧吗?」

「尔等心胸狭隘疑神疑鬼,嫉贤妒能惹是生非,今后涉及到安禄山的事情,全部由朕独自决断,朕也不想再听到这些流言蜚语!」

杨国忠见到李隆基明显动怒,他赶紧拉住韦见素的衣袖,使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韦见素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欺骗过李隆基,他跟杨国忠两人已经快要绝望。

后来证明这是安禄山的缓兵之计,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不想造反那也由不得他。

东宫,书房。

太子李亨坐在书案后面思考问题。

他身边站着广平郡王李俶和建宁郡王李倓兄弟两人。

广平郡王李俶乃是太子李亨的长子。

建宁郡王李倓则是太子李亨的三子。

「这安禄山明明造反在即,就连杨国忠这奸相都能看得出来,为何父皇就是不相信呢?」

太子李亨顿时陷入深深思考,他真搞不懂自家父皇到底在想什麽。

李俶思考片刻开口说道:「父亲,这会不会是杨国忠的阴谋?当年李林甫曾经污蔑王忠嗣欲尊奉您,害得他遭到解除兵权,并且受到酷吏的严刑拷打。」

「事后王忠嗣被贬外放暴毙而亡,他死得不明不白,皇爷爷为此还伤心过一段时间,那他自然不会再轻易相信这类事情。」

「更何况安禄山的妻儿都在长安为质,去年皇爷爷不也有把他召到长安觐见吗?我实在看不出他有造反的胆量。」

太子李亨微微点头说道:「按你所说安禄山确实不太可能造反,可他确实是有造反的实力,而他又是我的死敌,孤倒是乐意看着他跟杨国忠两人斗起来。」

李倓听闻父亲这番言论,他内心实在不敢苟同,于是站出来说道:「父亲,杨国忠是拿着大唐江山在玩火,要是他逼反安禄山又该怎麽办?」

「倓弟,如若安禄山真敢起兵造反,那麽首当其冲便是杨国忠,大家只会认为是他逼反安禄山,到时候他就要面对全天下的怒火,就连皇爷爷也保不住他。」

李俶巴不得安禄山和杨国忠打起来,这样东宫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太子李亨对此深以为然,他微微点头赞同道:「无论是杨国忠还是安禄山,他们两人都是孤的死敌,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要好好把握,最好能把他们两人一网打尽。」

虽然李倓不太赞同逼反安禄山,可他又不敢出言顶撞父兄。

李倓作为太子李亨的第三子,不像其他皇子皇孙那样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文不读书,武不知兵。

相反李倓身上颇有太宗皇帝李世民之风,他生性英勇善于骑射,富有才略,明显比大哥李俶和二哥李系更加出色。

只是李倓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他害怕会引起不必要的嫉恨。

由于李倓故意在李亨面前进行藏拙,所以李亨根本没把这警告放在心上。

李俶见到李倓好像在担心什麽,他自信满满说道:「三弟,你就放心好啦!杨国忠也不是吃乾饭的人,更何况他还有韦见素在背后帮忙出谋划策。」

「我听说韦见素已经派人前往安西都护府,打算让封常清回朝述职,此举说明他跟杨国忠两人是有在暗中准备。」

「虽然安禄山名义上还是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节度使,但是他实际所能掌握仅仅只有范阳藩镇,河东藩镇和平卢藩镇他根本说了不算,因此不必担心他能闹出多大动静。」

李亨和李俶父子两人明显出现严重误判,还以为安禄山就算造反那也问题不大,大唐朝廷轻而易举就能将其扑灭。

他们父子两人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还是因为安禄山出身杂胡,大家认为他撑破天就是清君侧而已,到时候还能借他之手除掉杨国忠。

可惜李亨和李俶父子两人都没意识到人心变了,他们还以为大唐王朝仍然处于开元盛世,殊不知现在是盛极而衰的天宝末年。

幽燕胡人和河北汉人联合起来的这一时刻,崛起于华北平原的河北集团,便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实力,这股力量强大到足以掀翻天下,哪怕处于盛世时期的大唐王朝也是无力镇压。

无论是李隆基还是安禄山,或许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意识到,这场大战将会影响今后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走向。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