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两个消息
簡繁轉換

第721章两个消息

女人没品味,多麽威风的名字,她却一脸不认同。

要不是「狗剩」这名儿给了汗血马,「不吃香菜」给了自己—·

取名太烧脑了,赵孝骞忍不住挠头。这个领域不是他的强项,自己取的名字都有点上不得台面,但当爹的给儿子取名是天赋之权,不取不行。

来回在屋子里步,袅袅就这样直勾勾地盯着他,听着赵孝骞嘴里喃喃念叻着什麽「猪肉荣,山鸡,蕉皮」——·

畏畏的脸色渐渐铁青,一双粉拳死死地住了被褥。

这个混帐,嘴里的名字没一个正经的,一个比一个难听,自己的亲儿子以后长大了如何见人,别人一介绍,「这位是郡王家的长子,猪肉荣」————

不知儿子是什麽心情,反正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把将身边吃饱喝足还在胡乱手刨脚证的儿子抱在怀里,畏瞪看赵孝骞厉声道:「官人再不正经点儿,妾身让你尝尝失去亲人的滋味!」

赵孝骞一惊,急忙抬起手:「忙着!有话好说,先把人质放下。」

袅袅怒道:「快取名,取个好听的。」

赵孝骞走到桌边,迟疑了一阵,开始提笔写字。

很快字就写好了,赵孝骞递给袅袅,一脸小心地看着她:「夫人可还满意?」

畏畏接过纸,愤怒的脸色瞬间变得柔和,狠狠了他一眼,道:「官人明明能想出正经名字,偏要作怪。」

「这个名字还算不错,有广大无边之意,气势雄壮,一时无二,不错,以后就叫『赵昊』了。待他冠礼之后,官人再给他取个表字吧。。」

说着一脸温柔地逗弄着怀里的孩子,不停地唤他「赵昊」。

赵孝骞目瞪口呆,取过自己刚写的字,忍不住道:「我明明取的是『日天」—-算了,赵昊就赵昊吧,这个名字似乎比日天好听一点点。」

抱起儿子,赵孝骞一脸宠溺,道:「丧彪,从此以后你的大名就叫『赵昊』了,喜欢吗?」

几子咧嘴无声地笑,看来他并不反对。

赵氏皇族和宗亲,这几代取的都是单字名儿,比如赵煦,赵佶,小皇子赵茂,赵孝骞的父亲赵颢等等。

所以赵昊这个名字也不差,至少笔画不多,读书后被先生罚抄名字一百遍时,儿子一定会默默感谢他的。

大名取了,谢天谢地是个正经名字,袅袅此刻的心情好极了,看着眼前父慈子孝的一幕,尤其是一泡未满月的童子尿撒到赵孝骞身上,愈发高兴了。

「官人带昊儿出去转转吧,让他多看看外面的风景,他太小,对一切都好奇,官人多耐心了。」畏畏柔声道。

赵孝骞叹了口气,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鼻子,道:「又撒你爹一身尿,对你爹有啥意见你直说呀,尿你爹一身多没礼貌—.」

一边念叨一边抱着儿子出了屋,大声招呼丫鬟过来换尿布。

抱着儿子逛了小半个时辰,赵孝骞有些累了,在前庭的石凳上坐了下来,儿子也扔给了婆子照料。

身体的伤还没恢复,比未受伤前的状态差多了,算算日子,约莫还要三四个月才见好。

三四个月,不知汴京和析津府驻军又是什麽状况了。

正思间,陈守匆匆走来,道:「世子,王府来了两位信使求见。」

赵孝骞一愣:「两位信使?啥情况这麽重要,要送两次?」

陈守摇头:「一位是从汴京赶来的,是王爷身边的人,另一位是从析津府赶来的,是许副使所遣,两人前后脚几乎同时赶到郡王府。」

赵孝骞眉头微皱,然后道:「把许将派来的人请去偏厅,把我父王派来的人叫到这里来。」

片刻后,一名穿着普通百姓衣裳的男子走进来,二话不说,纳头便拜。

赵孝骞第一眼便知道,这位又是活爹手下的死士,这副死德行太熟了。

「说吧,我父王要你送什麽消息?」赵孝骞淡淡地道。

男子垂头简洁地道:「汴京出了变故,官家轻信术士,服用丹药后吐血昏迷,朝中已现乱象,如今是政事堂章主持大局,向太后主持宫闱事。」

「王爷请世子万不可卸下兵权回京,哪怕抗旨也在所不惜,兵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世子手上。」

赵孝骞当即站了起来,震惊道:「官家吐血昏迷?情况严重吗?」

「据说这一次很严重,小人从汴京城出发之时,官家仍未醒来,太医束手无策。」

赵孝骞眼眸渐沉,心情很复杂。

他是穿越者,对赵煦的命运很清楚,赵煦英年早逝,阳寿不长,二十多岁的年纪便溢然逝去。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大多比较惋惜,认为他是大宋历代帝王里为数不多的明君,若能多活几十年,兴许大宋有中兴之望。

赵孝骞的出现,已经改变了许多历史轨迹,让它彻底走向了另一个方向,然而有些人的命运却仿佛注定了似的,仍一丝不苟地走向他最终的结局,半点没有改变。

定了定心神,赵孝骞冷静地道:「我父王还说了什麽?」

「殿下说,他在汴京会妥善布局,请世子放心,只要世子紧握兵权不放手,

赵佶便当不成皇帝,大宋的下一任帝王,殿下为会世子筹谋。」

赵孝骞眼皮一跳:「他,他竟然打算——

男子抬头,直视赵孝骞的眼晴,道:「是的,殿下说了,他要扶世子即位既然皇位是兄终弟及,为何不能轮到宗亲?殿下想试试。」

「世子这些年南征北战,手中握着一支精锐之师,大宋如今的局面皆是世子亲手打下来的,以世子的身份和功劳,以及朝野间的赫赫威望,这皇帝为何不能是世子?」

赵孝骞满眼震惊,咬牙道:「这个———大逆不道的孽父!」

说不上什麽心情,赵孝骞只觉得身子微微发颤。

他想都没想过的事情,被赵颢如此光明正大地说出来了。

赵煦昏迷不醒,赵颢的野心终于不再掩饰,原来他的目的不是自己当皇帝,

而是要为儿子争一争。

不知道赵颢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赵孝骞估摸以前的赵颢是有夺位自己当皇帝的野心的,至于儿子赵孝骞,在此之前只是个浑浑噩噩不通世故的纨,赵颢根本没做过他的指望。

只是后来赵孝骞突然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不仅处处显露出他的锋芒和本事,

而且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大宋的现状。

无论从哪方面看,赵孝骞更有资格带领大宋这个国家走向强大,赵颢于是果断地改变了目标,誓将儿子扶上位。

反正肉烂在锅里,父子俩谁当皇帝何必计较?赵颢当个太上皇不也挺香的。

赵孝骞猜测过后,大抵明白了赵颢的意思。

他的野心从未改变,并且这些年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只不过如今他的自标变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最大的宠爱,便是把世上最美好的东西送给他。

在赵颢的认知里,皇位无疑是最美好的东西。

赵孝骞此刻脑子有点麻,坐在石凳上抚额叹了口气。

「这孽父,简直-特麽的,都不知该怎麽评价他了。」赵孝骞咬牙道。

垂头看着男子,赵孝骞道:「你回去,告诉我父王,官家仍健在,我不会反,这是我的底线。」

「世子,王爷说的是官家驾崩以后的事——

「那就等那一天到了再说,」赵孝骞心烦意乱地道。

「是,王爷再三叮嘱,世子万不可回汴京。」

「知道了。你退下吧。」

坐在石凳上,赵孝骞独自沉思许久,表情却越来越沉重。

不出意外的话,赵煦的时日无多了。

如果这次赵煦没能醒过来,那麽汴京朝堂将会大乱,各方势力都会出手,为各自看好的皇位继承人争夺厮杀。

向太后,章怀,曾布,赵宗晟———

赵煦的几个兄弟里,他们都有各自支持的人。

如果赵煦这次能醒来,他的身体也支撑不了多久,那麽赵孝骞就要面对赵煦临死前的扼制了,扼制他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甚至不惜动用刀兵。

这是皇帝的本能,赵孝骞理解并尊重,但不认命。

那就再等等汴京方面的消息吧,不管是好是坏,赵孝骞都有充分的准备。

为了家人,妻妾,儿子,赵孝骞不会容许架在他脖子上的刀砍下去,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效法李世民,来一出宋朝版的玄武门之变。

定下心神后,赵孝骞又想起偏厅还有一个送信的人,于是命陈守将人请过来。

信使是许将身边的禁军,他送来的仍是坏消息。

锺承等三十馀将领下放军中后,各种宣讲忠诚,各种严明军纪,对不服的将土动辑打骂体罚,已引起了军中将士的普遍不满,将士们敢怒不敢言。

许将很担心会出事,送信请赵孝骞来析津府,主持军中大局。

听完信使的话,赵孝骞不由冷笑。

刚开始时,对锺承这些人他还有点担心,确实怕他们分化了军心,挑动军中将士内斗。

可现在听到他们的迷之操作,赵孝骞突然不担心了。

这些人,不配成为他的对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